婦人姓孫名婉娘,是孫氏大伯家的妹妹,長得不錯,自她丈夫死後,想娶她的人不在少數,奈何孫婉娘要求高,少有能入她眼的男子,加上有公婆孩子得照顧,她沒空想其他,直到孫氏寫信說此去京城會在梁州停留,她問起譚盛禮的情況,孫氏看她這些年不容易,極力想幫忙,陸舉人想想不是不可能,他看譚盛禮才學深厚,他日定能高中,如果能和譚家攀上關係,何樂而不為啊。
於是才有他經常勸譚盛禮續弦納妾的事兒。
孫婉娘不到四十歲年紀,穿著身淺藍色衣服,臉上略施粉黛,聽陸舉人說到自己,臉上閃過抹嬌羞,譚盛禮蹙眉,續弦之事他和陸舉人說得明白,他心思都在科舉上,不想其他事,他拱手,「多謝陸兄好意,只是譚某無心想其他,還望見諒。」
語畢,就看孫婉娘抬起頭來,風韻猶存的臉頰透著抹愁緒,直截了當的問譚盛禮,「譚老爺可是嫌我出身不好,又嫁過人?」
「絕無此意。」譚盛禮拱手,「譚某已經四十多了,幾個孩子都已成人,委實無心想其他。」
孫婉娘咬咬牙,眼裡閃過水霧,「終究還是嫌棄的罷。」
陸舉人打圓場,「譚老爺,譚家還有公子和姑娘的親事沒張羅,你既希望兒子用功讀書考科舉,多個人照顧他們不好嗎?」
「他們無須人照顧。」
譚家的事兒不多,譚佩珠和汪氏忙不過來,譚振興他們也會幫忙分擔,他覺得眼下挺好的,對面的孫婉娘眼睛濕噠噠的落下淚來,背著身,肩膀輕輕抽搭著,譚盛禮再次拱手,「譚某沒有輕視之意,還望夫人別多想,如果沒什麼事,譚某就先回去了。」
他走出去,剛好遇到譚振興他們大大咧咧的走來,經過路上探討,他們確認書是譚盛禮的,怎麼從惠明村流落到梁州卻是不知,譚振興激動地揮了揮手裡的書,「父親,你看我們給你帶什麼回來了?」
譚家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書,譚振興成親前也有,成親後決定放棄科舉,學父親的做法把書給賣了,後來重新讀書,他和譚振學他們共用的,偶爾會想起自己讀的書去哪兒了,裡邊有自己的批註,還有自己胡亂寫的牢騷話,有機會重新看到自己的書,他會很開心,他覺得譚盛禮也是這般,他走過去,翻著書頁劃了遍,邀功道,「父親,我們把你的書找回來了。」
封皮舊得看不清顏色,譚盛禮沒有認出來,直至掃到書裡邊的批註,他才整個人像定住似的,臉色怔然,「哪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