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的經歷過戰爭的平民百姓,會因為親人的去世,生活的艱險,從而將他們對魔族的仇恨延續下去,然而一旦魔族放低姿態,甚至主動退讓,他們的仇恨便會轉移到統治者身上來。
白莞莞在曾經學習歷史的時候,就困惑過很久,為什麼許多造反者在最後不喜歡自立為王,他們明明大權在握,卻不親自上任,而是偏愛於立一個傀儡皇帝在他們手下。
這樣有什麼好處?雖然那皇帝對他們言聽計從,但也會造成隱患啊。
這個困惑一直深深紮根在白莞莞心底,有時候聊到有關權勢問題時,她也問過梅特維亞,想尋求一下這位精通政事的女人是怎麼看的。
而不同於白莞莞的困惑,梅特維亞在聽到這句話後,反而露出一個微微讚許的神色來。
「這樣做,是一個非常理智的行為,」梅特維亞這樣對白莞莞說,「因為人的情緒是很詭異的,他們很容易遷怒,很容易將仇恨從他們本應該仇恨的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同樣也是受害者的人身上。」
如果那些侵略者並非是被壓迫才發動戰爭的,如果那些人的動機僅僅是出於對權勢和利益的欲/望,那麼動機不純的他們在改朝換代,自立為王后,平民們飽受戰爭折磨,會把痛苦釋放到新皇的身上。
就像魔族,如果魔族直接取代帝國的統治者,成為新的統治者,絕大部分人族都會因此對魔族深惡痛絕。
「但如果,他們不去成為統治者,反而還擁立原來的皇帝做傀儡,這樣的話,平民們所仇恨的人,就會從侵略者變化成那些傀儡皇帝。」
因此,當魔族表示退讓,表示只要得到一些便利後就不會觸動人族皇帝的統治後,那些平民們就會將仇恨從魔族身上挪開,轉移到皇帝身上。
他們會覺得是皇帝昏庸無能,他們會唾棄貴族們的懦弱,哪怕在這場戰亂之中,其實皇帝和貴族也是受害者,哪怕他們真正該厭惡的人,其實應該是魔族才對。
而這樣巧妙轉移仇恨的心理戰略,白莞莞早就在日常生活里就可以感受到。
從小地方來說,平常父母為了逼迫學生學習,通常會立一個靶子,立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來催促學生去學習。然而在逼迫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孩子會厭煩會討厭的,不是真正逼迫他們的父母,而是那個莫名奇妙就被拿來立靶子的「別人家的孩子」。
從大的地方來說,直到現在,許多種花人都不會去厭惡當初的侵略者八國聯/軍,反而會覺得是清/皇朝無能,即使真正發起戰爭帶來災難的是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