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稱王,但卻有梁、楚、吳、燕四王納降;龜茲、鐵勒、粟末三族歸順;山東長白第一義者知世郎王薄稱臣;大魏宇文閥投誠;就連楊文三征不下的高句麗,也獻璽符歸漢。比起李唐皇帝稱帝時巴蜀附歸,江南軍易幟這種造勢簡直反壓一頭,大勢之強讓眾人喘不過氣來。
人人都知道華夏軍強勢無比,但是沒有想到,四王三族一義一閥也會如此的誠服。
如果再計算起最強的宋閥、分裂的獨孤閥、中原南方最強大的江淮軍、還有表面沒有附歸但是遲早合併的大夏軍,現在華夏軍擁有的地盤,已經是李唐的數十倍之大。遠至塞外大草原,甚至漠北無人處,華夏軍宣布在馬匹能奔馳的土地,飛鳥能夠飛翔的天空,魚兒能夠游戈的河流和海洋,千秋萬世,皆屬華夏所有。
南下嶺南天涯海角,甚至華夏軍號稱能夠船只能通航的大海和眼睛能眺望的天際,都屬於華夏所有。
鐵勒時健雖然還在與華夏軍爆發大戰,但是在華夏軍遠征軍、大夏軍、燕軍、鐵勒分裂出來的菩薩王子和車師國,黑狼軍,蒙兀室韋、吐谷渾等族的合攻之下,數萬鐵勒勇士簡直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而是鐵勒有了新的女王之後,鐵勒的女子紛紛反抗,改投華夏,鐵勒被征服是遲早之事。
就算西突厥不落井下石,那麼鐵勒時健的敗亡也是必然之事。
沒有人認為鐵勒時健能比得上東突厥大汗頡利,也沒有人認為鐵勒武士能夠及得上二十萬金狼軍。頡利和金狼軍一戰而滅,那麼時健豈能倖免。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夠想像華夏軍的遠征有那麼多盟友的相助。
大夏軍和燕軍這些不計,還有不知什麼時候歸附了華夏的鐵勒菩薩王子,他竟然接受了華夏軍封賜的侯爵,調轉馬頭攻擊自己的父親,而且甘願奉花翎子為王。還有黑狼軍湧現的新將阿史那,繼突利之後,又是東突厥的名將,在此之前,眾人還從來不曾聽過有過這麼一個能人。
松花江別勒古納台兄弟,在室韋滅族之時,竟然也投靠了華夏軍,獨獨保存下蒙兀室韋一族。還有吐谷渾伏允也不知什麼時候與華夏軍聯盟,攻擊世仇鐵勒。如果說吐谷渾與鐵勒有仇,那麼車師國等西域各族與鐵勒沒有絲毫怨仇,也與華夏軍相隔千里之遙,但他們也是華夏軍的盟友。
假若往深處一想,徐公子再次稱帝,那麼各族各地歸降更多,到時華夏軍日勢之隆,恐怕天下無人能比。
就算是統一天下開創始皇帝的秦王贏政,也難以相提並論。
時至今日,華夏軍已經擁有東突厥大草原,塞北和燕北平原,高句麗半島和大半個中原,江南、嶺南和東溟,中原只欠苟且殘喘的江南軍和李唐勢力的小部分,漢人曾經統治的勢力範圍只欠巴蜀和南蠻沒有涉足其中,但是卻多了塞外大草原和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