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薦為官容易形成『上品無寒士,下品無高門』的弊端,買賣為官容易殘暴役民,儒生們自然願意靠自體的才學本事來獲求功名。
華夏現在疆界一下子擴大數十倍,個別地方治安政事都差極,缺官少差,於是人手變得更加維艱起來。
大儒王通和魏徵多次上諫請求開科設考,但是徐子陵知道官員其實不能過多,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弊端是社會最大的負擔之一。在歷史上北宋時期的『冗官、冗兵、冗費』三大害讓整個富足的北宋迅速沉淪成為空殼,最後讓少數民族輕易擊潰便可得知,官員有於精而不在於多。
所以徐子陵雖然同意每年一考,但是擇人條件之嚴,實在是魏徵他們這些儒士百官難以想像。
徐子陵決定並不因為名次選取人才,而且名額也不會太多,比如錄十個名額,如果實在看不上眼,那乾脆只錄一人兩人,寧願空缺。
而且考生也不能只讀聖賢書,每年大考,題目不比以前,總數計有十道之多。
徐子陵自己出五道,而百官商議後再選五道,包括有為官、理政、治地、處人、賢學五種,在這五種之中,每一種都要求拿出朝中的實例事件改頭換面去考,看看考生是否具有真正為官的能力。
五道考題就算完成,還有徐子陵自己的殿試,據說包括有命題、算學、商易、立願和對話。
面對徐子陵的古怪考題,不要說別人,就是魏徵自己,都不一定有信心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華夏之中為官,有三種途徑。一種是魏徵這樣,由徐子陵親自欽點,他選中誰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且應該為官職能變化不大,按照某種特長而定。一種是百姓選舉,這種辦法讓儒士們非常的反對,但是深受商人和富戶的歡迎,幸好這種官職最小,而且大多有一定限期,非是終身為官。
在初期,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試驗,只要有人提名支持做某種較小的職位,都可以立下限期。
最少一月最多三月的限期一到,如果有百姓反對或者無法勝任,那麼乖乖下台,輪流換人上任。商人們很喜歡這種辦法,這跟他們自己舉選行業會長之類相近,而且這樣更能拉攏人心,又能提高身份。職位有大有小,只要做得好或者膽氣壯,在勝任之餘,再選更高的職位,這是商人富戶工農的從政之路。
得人心,有能力,那麼就能在華夏之內任職,而不論是否讀過聖賢書,是否食肉者鄙。
第三種就是深受儒生歡迎的大考,自惰文帝開科以來,儒生們第一次感到有希望,那怕寒窗苦讀,也有了回報。當然,他們對於華夏之主訂立的十條題目之多卻是沒有惡感的。他們恨不得題目更多,讓自己的本事盡顯,讓世人和徐公子都知道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