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覺得好。」她頓了頓,仍舊是彎身澆花,片刻後才輕言道:「下回,少喊一聲旁的,便好了。」
下回?阿音悠悠抬了眉頭,未細細琢磨便將思緒遞迴了前頭那句上。
——你若覺得好。這句話時常聽見,城南的裁縫鋪子,鼓樓大街的首飾店,茶攤兒新上的糖三角,掌柜的將包好的油紙遞過來時,總要來上這麼一句。
這句話於此時此地,出自面前的人嘴裡,是如此不合時宜,卻又如此地令人心神蕩漾。它莫名其妙地帶了三分不大熟稔的客氣,欲語還休的羞赧,兢兢業業的謹慎,同捧出一件東西時急盼得到認可的小心思。
熨帖得令人毛孔都舒坦起來。阿音挽了挽唇角,若有所思地將披肩往上頭一搭。
檐下的新燕銜著泥,於煙雨朦朧中壘巢,李十一撐傘攜著宋十九,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在山路里,北平喊得出名字的寺院不少,山神廟卻不多,破費功夫地打聽了一番,才在玉泉山香積寺下,玉峰塔的西南面,尋著了小小的一間。
這山神廟有些年頭了,眼瞧著也再沒什麼香火,斑駁的牆面透著年久失修的衰敗,倒是青瓦被雨水沖得透亮,仿佛有了些恭迎來客的殷勤。
李十一同宋十九二人也顧不得進去瞧一瞧山神他老人家,只徑直往後院兒去,李十一將傘遞給宋十九掌著,掏出玉笛以拇指擦了擦口子,正要擱到唇邊,卻在雨打芭蕉的聲響中愣了神。
宋十九眼睜睜瞧著無所不能的李十一將靠近唇邊的玉笛放下來,欲言又止地問她:「阿羅姑娘,可有說過,吹什麼?」
宋十九囁嚅兩下嘴唇,只覺問得十分漂亮。
李十一見她愣頭愣腦,心知指望不上,松松嘆了口氣,玉笛在手心兒里敲了敲,又支棱著脖子望了磚瓦一眼,乍然出了聲:「你吹。」
既阿羅讓她帶「九大人」來,那必定是有緣故。
宋十九一怔,將紙傘換給她,順手接過玉笛,在李十一清淡的目光中將其湊近下唇,雙手支起來,也不曉得比了個什麼花架子。她移開目光,忽然覺得自己糟糕透了,明明也不曉得要吹什麼,可身體的每一寸都對李十一的要求深信不疑,仿佛由頭髮絲兒到腳趾尖兒都在對面前的人俯首稱臣。
她認真地看著自己吹了幾個乾澀的斷音,嗚咽似的,在芭蕉被打落的窸窣聲中扎耳得很,她驚擾了雨水,驚擾了紙傘,驚擾了綠樹青瓦的山神,而撐傘而立的李十一,以眼光驚擾了她。
宋十九將被雨沾濕的睫毛垂下來,未幾又如新蝶展翅一樣扇開,明亮如朝陽的眸子同李十一對視,李十一緊了緊撐傘的手,大拇指在竹柄上輕輕一刮。
筍尖似的十指錯落,一段綺麗而悠揚的曲調自小孔里鑽出來,聲聲拔高直衝雲霄,宋十九直白的眼眸略略眯起來,眼角又隱隱透了粉,李十一的漆黑的瞳孔擴了擴,而後將驚訝藏在抿緊的雙唇里。
她生起了陌生而久違的好奇心,在這個陰雨綿綿的山林里,她望著面前乾淨清嫩的姑娘,有了一探究竟的衝動。這曲子叫什麼名字,她幾時學會的,吹奏時會有怎樣的回想,又曾是誰有過側耳聆聽的福分。
她突然意識到,她將她抱出來,將她養大,看遍了她一朝一歲的模樣,可從來未曾擁有過她。她為自己有了「擁有」這一想法而啼笑皆非,略勾了勾嘴角將頭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