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
皇額娘要是這麼說的話,那他一定要儘快將這個倭國給打下來!
第153章
攻打一個島國不是一句話的事,康熙帝雖已下定決心要儘早將倭國打下,但這場仗該如何打,卻需要謹慎地制定出一個完全之策。
過了年,康熙帝恢復早朝後,便召集了幾個重臣商議此事,最後的結果便是攻打倭國之事先暫緩,不如先將被鄭氏軍隊占領的台灣給收復回來,倒是可以為攻打倭國一戰積累些經驗。
康熙帝最終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與福建總督姚啟聖共同商議攻取台灣事宜。
這施琅,曾經也是鄭成功手下一先鋒,只是後來與鄭成功交惡,導致其兵權被奪,又被鄭成功下令囚禁。他後來設計逃脫以後,便徹底投入了大清的陣營。
因為此事,施琅對鄭氏王朝可謂是深惡痛絕,恨不能將其子孫趕盡殺絕。康熙帝將奪取台灣的事交給他,施琅自然是十分的盡心。
攻台之戰不疾不徐地進行著,宮裡的日子也同樣慢慢過著。
孟露的那些財產,康熙帝決意是不肯要的,但孟露卻堅持,反正她吃穿不愁,這些財產死後也用不上,她索性全部充做軍費,全當是儘自己的一份心意。
既然要打仗,自然避免不了有兵將會犧牲,那些錢,就當做給那些兵將家眷的一點撫恤吧。
康熙帝是被孟露那一跪給嚇怕了的,因此也只是隨意地說了兩句推拒的話,說多了他怕皇額娘再給他跪下。
*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的時候,施琅徵得康熙帝的首肯,正式向台灣的鄭氏集團發動戰爭。
這一場戰爭前期雖籌備了近兩年的時間,但結束的卻極其迅速,這一年七月十五日的時候,延平王鄭克塽不敵清軍勢如破竹的進貢之勢,只能向施琅放出了投降的信號。
台灣投降後,朝中對於其之後的處置方式卻是產生了分歧。
有大臣認為台灣山高路遠,又是一座孤零零懸於海上的孤島,若是派官員以及軍隊去治理防守,後續的軍費花銷怕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們便提議不如讓其如琉球朝鮮等國一樣,不必歸於大清版圖,只每歲向大清納貢即可。
這一方案,康熙帝打心裡就是不願意的。
在他決定正式攻□□之前,也曾下令對其招撫過,正是因為當時的鄭氏王朝不願剃髮易服徹底歸順大清,他這才下定決心派兵出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