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荇:反正你就是不回來?】
【沈橘:是!】
【沈荇:良心呢?】
沈橘看了一眼腳邊的Orange:
【沈橘:沒了,被狗吃了】
【沈荇:……】
一場短暫交流結束得不算愉快,扔開手機後沈橘也沒心情接著畫,將頭埋進雙手手臂中趴到桌上。
前年春節和父母不歡而散後,她就沒回過家了。有沈荇在她回不回也無所謂吧,反正他們也不想要她這個女兒。
手指扒拉兩下桌子,沈橘悶悶地嘆了一口氣。她和家裡鬧矛盾也不是這兩年的事了,每次提起來,心裡那根梗著的刺卻依舊隱隱作痛。
從一開始尖銳的傷害變為沉疴痼疾,結疤的傷口不再擁有最初的殺傷力,卻會在觸碰到的時候清晰提醒你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沈家算得上是藝術世家,她的父親、爺爺是畫家,媽媽是景觀設計師,她和沈荇從小就被要求學習不同類型的繪畫技藝。
沈荇繼承了父親的才華和母親的細膩,小學起便嶄露天賦,一座座獎盃往家裡搬。在他12歲的時候,作品就已經和當代知名藝術家一起擺在畫廊里展出。
而被視作“沒有才能”的她,只能模仿哥哥的畫作,活在他的陰影下。即便沈荇寵著她,父母眼中她卻永遠是那個讓人失望、毫無長進的女兒。
別人提起她,從不會像沈荇一樣擁有各式各樣的前綴。她的頭銜無非就是沈家的女兒,沈荇的妹妹。
她曾一度認為自己是個沒用的廢物,直到無意間在小小的租書鋪里翻到漫畫書。看到那些曾被冠上“弱小”之名的熱血漫主角一點點通過努力觸及夢想,她的內心也充滿了動容。被壓抑的某些情緒好像找到了一條細小的口子,掙扎著想要破土而出。
哪怕知道外面的世界並不如她想像中美好,甚至沒有堅殼替她遮風擋雨,她也想要去那個有光的地方。
她喜歡上了漫畫,甚至開始偷偷背著父母自己畫。她無法像哥哥一樣畫出只要一眼就能抓住人心的畫,但她發現自己想要去講述一個故事的時候總有無數靈感。
最初是畫在草稿本上的四格漫畫得到前後桌的一致好評,後來是給漫畫月刊邊欄投稿的漫畫被編輯誇讚分鏡腳本。
她在畫漫畫的過程中逐漸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她想要畫出更好的故事,去傳達她想表達的情緒和世界。
她守著自己小小的溫暖世界,直到藏在書桌最裡層的畫稿被父親發現。
沈朝雨詫異於她居然畫這種不入流的東西。既無技術含量,又無文化內涵,從根本上就不符合沈家對子女的期待。
“我們家不需要這種快餐化又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收起你的心思,好好學學你哥哥。”
沈橘被父親狠狠說教一通,撕了她的畫稿。
那是她第一次將自己壓抑的情緒爆發出來,大聲告訴父親他們總是拿哥哥的標準要求她,她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不想做他們手中的提線木偶。
她想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是成為沈家的標準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