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棋子,初看卻又很不起眼。
因是一位區區孤女。
孤女名喚春歸,此時的她,卻根本沒有扭轉時勢的自覺,正值哀慟,是為自身。
春歸當然也不是生來就為孤兒,要說她的身世,卻也簡單,不是什麼大富大貴門第,家族顧氏,籍居汾陽城郊古槐村,也算世族,乃耕讀傳家,祖上出過庶吉士,父親在世時,曾中舉人,且還考取解元,可憐眼看前途似錦,奈何難逃無常索命,顧父亡故,留下孀妻孤女,因受族人逼迫,無奈寄人籬下。
春歸新近喪母,說她處境,那便是失怙無依,既有族老要脅,又有權貴覷覦,當真有走投無路的淒楚艱難。
好在族人雖說歹毒無情,世間到底不失仗義之輩,春歸寄居之處,也就是清遠里的孫家,主婦紀夫人很有濟困扶危的德性,不僅兩年以來多有庇護,甚至應允春歸暫將亡母靈柩置於家中。
可母親病重不治,撒手人寰,這樣的悲痛也萬萬不會因為旁人的援助減退,更兼春歸早前還無意聽聞孫家僕婦幾句閒言,不是什麼好聽話,諸如不祥晦氣、克妨父母、紅顏禍水、妖嬈狐媚這等傷人的惡語,又怎不讓她的心情雪上加霜。
又可是心中雖懷悲痛,眼中卻無泣淚,這孤女一副消瘦單薄的身子,偏挺直脊樑跪在亡母靈前,一邊引燃紙錢焚於炭盆,一邊喃喃低訴:「阿娘,女兒因歸求族公,望允阿娘入葬祖塋,竟錯過臨終一別,乃至阿娘不肯瞑目,也不知阿娘,是否原諒女兒?」
「阿娘與阿爹,此時應當團聚九泉之下,如此阿娘也不會再覺傷心,阿爹也不會深感孤寂了吧?爹娘就算擔憂女兒,也請萬萬莫太牽掛,因就算從此人世,只余女兒孤伶一人,女兒不敢忘記,受父母生養大恩,豈敢自棄?女兒定會竭盡全力生存,才不枉父母愛惜一場。」
「阿娘,你走時,到今日,女兒未曾垂淚,阿娘是否會怪女兒無情?當年得聞阿爹亡故,女兒肝腸寸斷大哭不止,不是因為女兒眷念阿爹更勝阿娘,而是那時,女兒尚有阿娘可依,便是哀毀,亦有阿娘照顧撫慰,可阿娘也相隨阿爹而去,女兒再無依傍,怎敢哀毀?」
「都說是女兒克妨父母,都說是因女兒這容貌,才累阿娘不得壽終,女兒卻不認這些誹謗!」
「女兒會謹記阿娘生前再三告誡,論是族人如何相逼,論是處境如何艱難,決不委身逼死阿娘那權貴子弟,屈作外室,且女兒也決不會容許,族公對阿娘之毀謗,將阿娘視為出婦!」
「女兒知道阿娘心愿,定是名正言順,與父親合葬同塋,阿娘放心,女兒今日便將反擊,還請阿娘,在天之靈相佑,助女兒行事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