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橫生枝節
春歸想要去王家的廚房「學藝」這件事,既有王久貴爽快的應允,自是不會再有任何阻滯,相陪的仍然還是三奶奶,而這幾日下來,她非但自認為和春歸熟識得很,又因早前有了機緣,親眼目睹了「宋公子」的風儀,頗有些「回味無窮」的興頭,就纏著春歸,說不盡的閨房私話。
「宋郎君是金陵人士,官話說得流利不足為奇,難得的是也能聽懂咱們汾州的口音,不像有的讀書人,除了做文章,世俗人情一竅不通,就算是高中了,前途也有限得很。」
這誇讚頗有些沒頭沒腦,春歸實在不能把聽得懂汾州口音和世俗人情聯繫起來,更加沒法贊成諳「汾語」者前途似錦的觀點,只有些回過味來,蘭庭對於汾州話的熟悉,似乎與金陵人士的身份不符,算是小小的破綻,不動聲色替他找補一句:「外子原本也聽不懂汾州話,只是因為當初我遠嫁金陵,對官話不那麼熟悉,只能說汾州話,漸漸的,外子也就能聽懂了。」
原本建國之初,太祖是定都金陵,後來成祖登位,下令遷都北平,但官話仍然是以金陵話作為基準,不過隨同成祖遷都定居北平的臣民,慢慢對北平的口音也都熟悉了,汾州話和北平話差異不大,故而在北平出生長大的蘭庭,既會官話又會北平話,和王久貴、王平安等汾州人士溝通起來也沒有障礙。
但為了掩飾身份,蘭庭說的自然是官話,如三奶奶這樣的內宅女眷,其實是聽不懂的,不像王久貴、王平安,是遊走四方的商賈,聽說官話就成為了基本技能,早前三奶奶面見蘭庭,驚覺她說的話蘭庭竟能聽懂,心中莫名竊喜,仿佛這是一件多麼甜蜜的事,甚至於讓她興高采烈的和春歸分享。
三奶奶也壓根沒有懷疑宋公子「金陵人士」的身份,挽了春歸的胳膊,卻刻意把身體拉遠幾寸,方便她把春歸上上下下的打量,七、八眼後才謔言:「妹妹真有福氣,夫婿不僅是世家子弟,又是如此風度翩翩,聽我家三爺說,宋公子的學問可是連老爺都讚不絕口的,此番應考,來年必定金榜題名,妹妹日後,可就是官家太太了,讓人好生羨慕。」
這恭維,越發沒頭沒腦,什麼時候王久貴有了足夠評許仕林的能力?
不過當然沒必要指出三奶奶言語裡的荒唐,春歸也作淺薄道:「承姐姐吉言,若外子真能金榜題名,自是一件喜事,不過姐姐稱羨慕二字,那可真是打趣的話了,姐姐的夫郎三爺若有心,取得官職算什麼難事?官家太太的虛榮,姐姐又哪裡會放在眼裡。」
春歸說的「取官」,當然不是指科舉入仕,事實上現下的時勢,科舉也確然並非入仕的唯一途徑,有若顧長榮,最終還是靠賄買得官,同樣是賄買,商賈只要捨得錢財,照樣也能買個官銜,區別無非世族買/官能得實職,而商賈多數都只占個空銜而已。
這在真正的仕林看來,當然嗤之以鼻,而絕大多數依靠賄買入仕的官員,確然也不大可能平步青雲,不過在非仕林的普通人眼中,論是怎麼當的官,只要成了官老爺,就是高人一等,就是讓人羨慕的。
三奶奶就是這麼個普通人。
便嘆道:「可不是這理兒?但偏偏老爺在這件事情上,像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肯讓子孫得個更加尊貴的身份,連三爺提議和達官貴人多多走動,反而遭了一場喝斥。」又像不無怨怒般,這回卻向春挨近了身子:「老爺對大伯,到底還是不一樣的,就像大伯和宋公子結交,老爺哪有半句埋怨,把宋公子和顧娘子,當作了貴客款待,這要換成了三爺,可沒這樣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