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后也只能緘口不言了。
她雖不憤自己生的兒子成為天下至尊,卻被王太后占據了慈寧宮,但也明白皇帝自來恭敬嫡母,紆佩園的事故既然已經稟報天聽,那就不能在大庭廣眾下聲張,再說張太后也確然沒有自信能夠坐實易氏母女的罪名,讓在場眾人都相信太孫殿下是被誣篾陷害,她也擔心口無遮攔會讓事態更加惡化。
還是先忍一時,待日後再想法子替太孫找補回來,一雪今日恥辱吧。
萬選侍卻十分的不甘,把蕭宮令橫了一眼,但也只能橫這一眼。
她可清楚得很,相比愚蠢無知的張太后,慈寧宮那位娘娘可厲害百倍,別看這些年仿佛不問世事只顧著吃齋念佛,真要發起威來,這東西六宮可無人膽敢頂撞。就是不知太孫有沒得逞,總不至於晉國公府當真樂意吃這啞巴虧罷?不過就算有王太后替太孫遮掩,這事
可沒這麼容易一筆帶過,看張太后這神情,可是巴不得董氏女身敗名裂,只需暗下略微煽風點火,這事就絕無可能悄無聲息的過去。
逼死了董明珠,晉國公還不把太孫恨之入骨?
萬選侍盤算著盤算著,一邊兒拍了下手掌:「娘娘壽誕上能有這般祥瑞,真是可喜可賀,遺憾的是我們這些人沒有福澤,無緣親睹花神的賀禮,況怕是只能等到聖慈娘娘壽誕時,或許才有這樣的幸運了。」
這話說得,明顯暗示皇帝對待生母不及嫡母恭孝。
陶芳林覺得萬選侍實在有點畫蛇添足,看張太后一貫的行事,顯然對王太后的嫉恨已然有如冰凍三尺,絕不可能消釋融解,根本就犯不著再挑撥,萬選侍當著眾人面前誹議皇上對生母反而有失恭孝,要是這話傳到皇上耳中……
豈不是成了搬起石頭砸腳?
不過這樣才好,這樣才能拖齊王的後腿,齊王是殿下的死敵,這一世她定要想辦法把齊王的臂膀東江侯府儘快剷除,也許能從萬選侍身上找到契機,就像宋國公府和高家一損俱損,東江侯府乃萬選侍的本家,他們同樣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陶芳林一聲不吭卻滿腦子的計較盤算,直到王太后、沈皇后一行人重新回到廣寒殿她才全神貫注,留心見董明珠身上已然換了身嶄新的禮服,帶的是雙鳳如意花冠,身披正紅大袖錦衣,還佩著條金線繡織的霞帔,晃眼看去與親王妃的禮服幾乎沒有差別,只是霞帔的墜扣乃公主規制的鏤金明珠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