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姑侄二人驚驚惶惶的來如喪考妣的走,王太后倒是立時笑了好一陣兒,指著春歸說道:「剛才聽你講江三娘鬧出的那些事體,我且以為你心裡窩著火難保有誇大不實之處,哪知見過了那丫頭,才曉得果然愚狂得厲害,老婆子這回可真算長眼了,還沒見哪家勛貴能把這麼大的姑娘寵得如此不識體統的,就這樣江琛還想指望著他這孫女聯姻權貴,哪家門第能夠消受這麼個『金枝玉葉』,這怕不是要結親是該結仇了吧。」
春歸忙討好道:「小婦人就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情,為了讓惠妃姑侄也嘗嘗食不知味臥不安寢的憋屈,連累娘娘受氣了。」
太后連連擺手:「我可沒被氣著,倒是因這一場笑話把昨日慈慶宮惹的一肚子鬱火都克化了,倒是小顧應向阿蕭賠不是,她接下來的這段時日可得廢心了,可若是不嘗試著盡力把江三娘扳正吧,又不符合她那一根筋的性情。」
蕭宮令也道:「既是娘娘囑咐了老奴對江三娘嚴加教管,老奴理當用心糾正江三娘的謬劣,卻也不是盡為了為難她的。」
「小顧聽著了?你原本是想出氣,結果反而讓對頭受益,我看那江三娘倘若真能聽得進去阿蕭的一二教誨,日後還不至於吃太大的虧。」
春歸便作出一番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的神態,更把太后逗得「噗嗤」一笑,拉過她近前戳兩指頭:「你啊,江三娘都對你喊打喊殺了,這回入宮,可一門心思等著看你不得善終呢,你說是睚眥必報,想出來的法子卻也不傷她的毫髮,至多也便是讓她氣上幾日,若還算有救,能夠聽得進去道理,反而免了日後的禍難,我看你非但不是睚眥必報,甚至還揣著婦人之仁。」
「臣婦心中明白娘娘一貫寬慈,便是氣恨惠妃不擇手段,哪裡至於為難江三娘這麼個晚輩呢?也就至多是稍給她些教訓,最要緊的是警告惠妃,莫仗著幾分小聰明還敢胡作非為。」春歸也不堅持自己就是副睚眥必報的心腸,笑容十分燦爛:「再者雖說從長遠看,得蕭宮令的教誨對江三娘是有益無害,不過她可是被寵壞了的性情,一時之間又哪會心服呢?氣怒是難免的,更別提惠妃一邊要安撫侄女,一邊還要憂懼娘娘的追究,接下來可會焦頭爛額不得安寧了,況怕也抽不出空來算計臣婦。」
「不要大意。」王太后收斂了幾分笑容:「我從前看惠妃只覺她矯揉造作,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世故虛偽,卻沒想到她竟是這般的心機毒辣,且骨子裡還自傲得很,我看今日這場下馬威作用有限,別說震懾她打消心裡的貪婪,況怕都不能夠讓她意識到自己的愚狂,還當慈慶宮一事是你饒幸脫身,指不定立時就想出別的陰謀詭計。」
便又叮囑蕭宮令:「你這回既然名正言順去了長樂宮,可別光顧著教誨江家那丫頭,多用幾分心在小顧身上,若是察知不妙,務必立時知會慈寧宮。」
春歸與蕭宮令一個道謝一個道喏,陪著王太后又寒喧了一陣兒
,一同去到長樂宮,蕭宮令自是去履行她的職責不提,春歸卻被惠妃「請去」了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