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那燉盅魚湯里會被添加什麼了不得的罪證,難不成張太后竟然願意行苦肉計用以加害她這麼個區區宜人?
春歸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
第441章 欲加之罪
當壽康宮再有宮人「殺到」長樂宮,這回倒是連惠妃娘娘也驚動了。
來人卻不再是劉女使,年歲應與蕭宮令仿佛,鼻翼側兩條法令紋尤其深刻,眼瞼薄如刀鋒,看著就不那麼和氣,只是惠妃卻衝著這宮人笑如春花燦爛,稱她為「嚴宮令」。
這姓氏還真貼切。
嚴宮令不搭理惠妃的殷勤,對於「今日怎麼有空過來」的寒喧也只是淡淡回應。
「奉聖慈太后之令,相請顧宜人走一趟壽康宮。」
春歸看她和惠妃之間毫無眉來眼去,不過惠妃儼然卻是心領神會了,轉臉看過來,笑容燦爛目光幽沉,說的是「太后娘娘定會重賞宜人」的好聽話,但心裡只怕已經暗道「永別不送」了。
壽康宮裡,聖慈太后確然是滿面慍怒,座下已經有劉女使膝跪匍匐,但太后身邊兒還坐著個天香國色的美人兒,春歸只有餘光一掃,不無驚奇的認出這位原來是周王府的才人喬氏,深覺幾分弔詭,不大明白喬才人怎麼會在壽康宮。
「都是妾身不好,因在王府里就聽說了顧宜人有一手好廚藝,想著娘娘胃口不佳,或許是因為膩煩了宮裡的飲食,沒想到妾身這一多嘴,卻反給太后娘娘添了好一場氣怒。」喬才人這話也不知是不是專等春歸到場才說。
看起來今日這場險變和喬才人竟脫不了干係?春歸頓覺情形越發弔詭了。
前因後果還沒鬧清,春歸又聽劉女使驚惶失措的口吻:「娘娘恕罪,奴婢明知娘娘最不喜魚腥,怎會疏忽?奴婢分明提醒了顧宜人萬萬不能用魚蝦等帶腥味的食材烹飪湯膳,以為顧宜人必定不能明知娘娘禁忌而觸犯,怎知……顧宜人完全將奴婢的提醒當作耳旁風,偏偏用鯽魚燉湯,奴婢確犯大意失察之過,但決非有意冒犯觸怒娘娘,還請娘娘明察!」
春歸:……
張太后這是要把她強行降罪?
沒有在燉湯里添加什麼要命的罪證,因為用了鯽魚這麼個食材,就成了有意冒犯觸怒?!可明明是劉女使再三強調張太后最喜魚湯鮮美,只可惜她說這話時一個旁證都沒有,這還真讓人百口莫辯呢。
不對,還是可以辯上一辯的。
春歸連忙理論:「這道銀絲鯽魚湯確為臣婦燉製,不過之所以選用鯽魚做為食材,確是聽劉女使說太后娘娘最喜鮮魚湯,且此道燉湯有健運脾胃滋補養顏的功效,臣婦並不知取用食材有犯娘娘禁忌。」
「娘娘明鑑,奴婢今日代傳娘娘口令時,看出顧宜人似不甘不願,但奴婢並不預料顧宜人因為心中不滿便有意挑釁,奴婢確然將娘娘的禁忌如實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