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她對這一記悶棍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為什麼會賜婚?皇上不是一定會拒絕的麼?還有聖德太后,又哪裡能夠容忍太師府與成國公府當真化干戈為玉帛?不對……不對!聯姻不等同於化干戈為玉帛,正如趙、沈兩家和趙、江兩家,明明是姻親,但趙蘭庭哪裡會管江氏的死活、太孫的廢立?王太后這分明是拿準了趙蘭庭仍然記恨萬家,所以才巴不得促成這門姻緣!
王太后說得不錯,七娘確然是她下一輩侄女中最出挑的女孩兒,所以怎麼可能做為棄子婚配仇家?七娘的姻緣必須得大益於齊王!王太后這可是想毀了七娘!
賢嬪心急如焚:「娘娘,七娘是嫡女趙蘭樓卻不過是庶出,二人又如何稱得上般配?趙蘭樓甚至還不曾取得功名!」
一句話就逼出了賢嬪的真情實願,王太后表示相當的勝之不武,她又斜睨著張太后:「驚不驚奇,詫不詫異?怎麼上晝時賢嬪明明巴望著將侄婦女往太師府嫁,才過了半日就是另外一套說法了?張娘娘這時還肯相信賢嬪是當真想著和太師府化干戈為玉帛?你啊,自己扳著指頭數數是多少回被人利用了?一雙手夠不夠數清楚回次?賢嬪哪裡是想和太師府和解啊,她才不信蘭庭會不記私仇,因著諫言廢后的事她又被皇上責斥,就亂了陣腳,所以才迫不及待趕忙算計六郎。
賢妃是料到太師府不會和成國公府聯姻,小顧年輕氣盛,指不定就會當場回絕,這樣一來有她從中煽風點火
,張娘娘你必定又會怒責小顧違令不遵。靠著這樣的手段,賢嬪就想逼迫皇上貶責朝廷命官,社稷棟樑之臣,賢嬪這計策雖說淺薄,可張娘娘想過沒萬一你中計,又會糊裡糊塗地讓皇上為難?」
張太后看著一聲不吭的賢嬪,極其希望賢嬪能夠喊冤道屈,但讓她絕望的是賢嬪顯然默認了王太后的指斥……她果然是再次被人利用了,為什麼這些人就揪著她接連不斷的利用呢?!
「皇上,妾身是擔心因妾身之過連累了二郎,這才想法子補救……」賢嬪一眼都不看張太后,她已經被這豬隊友傷透了心了!
「罷了,你不用再解釋。」弘復帝苦惱的捧著額頭,幾個兒子究竟誰更賢明已經讓他難以斷定,後宮這些女人們就不能消停些麼?個個都想佐助,卻個個都在拖兒子的後腿,多虧自己不像先皇一樣昏庸狠決,否則兒子都被這些女人用疼愛的名義害死了好幾個了吧!
但弘復帝忽然又留意見賢嬪眉心唇角的細紋,那是多少脂粉都無法掩飾的歲痕,但她們都是青春貌美時就已經相伴在他身邊了,陪著他一齊擔驚受怕,那些如履薄冰的日子也的確多虧了她們的陪伴,還有她們身後的家族她們父兄的聲援,薄冰沒有破裂,他才沒有沉入冰淵再也難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