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琬琰為了做太師府的妾室,可是斷絕了所有退路不惜眾叛親離,原本以為是十拿九穩的事,怎料到太夫人竟然連這點小事都不能拍板,這個時候可想而知有多慌亂,徹底便顧不得矜持了:「大老爺如此孝順,必然會聽從太夫人的囑令。」
在李琬琰看來,如太師府這樣的名門望族,一樁姻緣,哪怕只是納妾呢,是否情投意合根本就不要緊,只要父母高堂一聲令下,子弟便必須聽從,當然等她如願以償成了蘭庭的良妾,還是要用些功夫籠住夫婿的心,李琬琰並不覺得這有何難處。
是,她確然不敵顧春歸年輕貌美,但她也根本就不打算以色侍人,如同蘭庭這樣的青年才俊名門之後又豈會看重女色?顧春歸之所以受盡寵愛,憑仗的也不僅是容貌,而是她身後的靠山,說穿了就是太子妃的父族晉國公府。
易夫人認了顧氏作義女,顧氏才有這樣的幸運。
可顧春歸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她不能生養!
所以在李琬琰看來,只要能替蘭庭孕育子女,她就在太師府站穩了腳跟。
東宮之位已定,蘭庭做為輔佐太子獲儲的功臣,大可不必再顧忌晉國公府,顧春歸的仰仗便大失效用,而她身為良妾也就只比顧春歸矮上一頭而已,憑著她的溫柔賢惠不怕不能讓夫婿改觀,最好是顧春歸因為妒悍潑鬧,遲早會耗盡蘭庭的耐心。
她甚至有機會將顧春歸取而代之!
而今的禮俗,雖說以妾為妻之事鮮少,可既然有「扶正」一詞,便說明有扶正之事存在,她若能替蘭庭生下長子,更兼有良妾的身份,再有太夫人等尊長關照,為了讓長子具備嫡出的名份,扶正之事就大有可能發生。
李琬琰相當有自信的還有一件,她認定自己的才能,足夠教養得子女才德雙兼,受到太師府乃至軒翥堂的重視,越是高門大族越是重視子侄的才德,但庶出無疑是件「先天不足」,所以為了家業後繼有人,有的時候就會使用非常之法,她便能夠母憑子貴。
這也許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但總有希望,有希望就應當抓緊。
可老太太卻沒有採納李琬琰的建議,長嘆一聲:「你是不知道,我們家情況有些不同,大老爺雖然孝順,但無奈他雖做為太師公的嫡長子,卻並不是軒翥堂一門的家主,太師公臨終之前,把家主之權交給蘭庭繼承,所以當老子的
縱管發了話,蘭庭若是不願意,軒翥堂還有其餘族老呢,個個都是大老爺的長輩,他們縱著蘭庭,大老爺也莫可奈何。」
關於軒翥堂內部的這件秘辛,李琬琰竟然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