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喬莊診脈看症,施針服藥後到清早雖說症狀已經緩解,卻著實打不起精神,只好讓丫鬟去斥鷃園告訴春歸一聲——渾身無力,兩眼發昏,是真沒法子赴姜娘子的聚會了,春兒也別過來侍疾,安心和易夫人、舒娘子幾位好生玩樂一日吧。
春歸倒想,沈夫人還真是有福氣的人。
她和蘭心乘車,蘭台等子弟騎馬跟隨,巧的是剛到蓬萊園門前兒就正遇著了易夫人的車駕,兩家本就不見外,所以春歸也便讓蘭心下車先沖易夫人見了禮,一行人往園子裡逛進去。
蘭心在下車時本是沖周小郎會心一笑,目光一晃,又瞧見了晉國公府來的三個子弟中,其中有一位竟覺眼熟得緊,她不由幾分詫異:雖曾經也跟著長嫂去過晉國公府,卻並不曾見晉國公府的子弟,怎麼會對董家這位兒郎像是哪裡見過且格外交熟的情境呢?
但這一詫異像極突然而起又突然而息的微風,很快便沒了痕跡。
倒是當春歸,被聞訊而來的姜娘子迎入一間水榭,和甄大嫂、姜才人分別禮見落座之後,才聽易夫人說起跟她赴宴的幾個子侄,董四郎是易夫人的次子春歸是見過的,對董五郎也沒多關注,只聽說年紀最小那位行六,春歸心裡「咯噔」一下。
陶芳林曾經透露,時月回流前小姑子蘭心嫁的就是董六郎,但新婚不久便守了寡,原本春歸還以為董六郎是有不足之症,只而今看來,這小郎君極其英武,不大可能是病夭,那便是因為意外亡故了,只不知多少人事都已經更改,董六郎的命運是否也能免於禍劫。
當然她更擔心的是……蘭心妹妹總不至於移情別戀吧?
一留心,卻見蘭心眼睛直瞅著周小郎,根本便不在意董六郎,春歸才沒有杞人憂天。
這人和人的緣份,說起來也確然捉摸不定,就像她的那一世應當只把蘭庭當作兄長,誰曾想這一世陰差陽錯成了夫妻,竟然能夠情投意合。
二妹妹也是如此,那一世與周小郎壓根素不相識,倒是對董六郎一見傾心,而這一世……
芳心先許了周小郎,眼睛便再不會關注其餘男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