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玉把不需要保鮮的東西,轉移到空間小樓中,樓上的臥室堆得滿滿的才罷手。
今年的黑土全種玉米,現在的玉米產量雖然沒有後世的高,但空間裡的產量與外界相比已經是最高的。
玉米現在是粗糧,不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以後會變成細糧。
越是臨近變動,李小玉越靜不下來,每天都是不停地忙,過年長出來的肉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沒了。
李父見這樣下去,肯定又得出問題,把李小玉放在家裡,他實在是不放心。
第二日早晨,父女倆練完功夫,李父對小女兒道。
「小玉兒,從今天開始,你每天早上跟我去鄉衛生院上班,不許留在家裡。」
李媽也很贊同地說:「跟你爸去衛生院,家裡不需要你操心。」
李父明白孩子太小,得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放心,他不想再發生上一次的事情。
一聽父母的話,李小玉就知道這是沒得商量了。
李小玉決定加強自己的鍛鍊,腿上綁兩沙袋,跟在李父的自行車後面跑步到鄉衛生院,她就不信這樣還不能強身健體的。
負重跑三公里對現在的李小玉來說,是小菜一碟。
李小玉跑到鄉衛生院,只有些微的氣喘。
李父放個凳子在他的座位旁邊,這位子以後就是李小玉的專座。
李小玉坐在李父身邊,旁聽他對病人的問詢。
李父對病人很細心,他會仔細地給病人講解病因和治療方法,做這麼仔細也是為了讓李小玉聽懂。
李小玉有強悍的記憶力,一天聽下來,每個病人的情況,她都能一字不漏地複述出來。
她憑自己的判斷,結合看過的古書藥方,給出一份古方給李父看。
李父學以致用,結合古方開出更好的方子。
這些方子,李小玉都會作備份放在空間書房中。
她想等以後時機轉好,給老漢兒出一本《李氏醫案》。
李小玉兩世都是跟李父混在鄉衛生院的,她小的時候李媽天天在地里幹活,根本就沒時間帶孩子,李父只能把她帶在身邊。
李父前世雖是赤腳醫生,但他醫術高明,尤其善長外科和疑難雜症。
但遺憾的是沒留下一份行醫筆記,這世李小玉發誓一定要給李父出書。
李父遞給李小玉一張人體穴位經絡圖,道:「小玉兒,將這上面的穴位全背下來,要非常熟練地一想到穴位,就知道在身上的哪個部位。」
這是要她熟記穴位,並且能精準地畫出來。
在李小玉背經絡圖的期間,省城製藥廠的新藥正式面世。
四種新藥以小袋裝顆粒狀面世,每袋兩毛五分錢,經過試驗三袋能達到顯著的療效。
林縣是首先供應的地方,當李父在鄉衛生院看到這幾種藥時,就知道這是正式銷售了。
雖然療效沒有手工做的好,但能有這種效果已經是很不錯的,從此以後他都不會再煉製這幾種藥了。
李小玉能精準地畫出經絡圖後,李父開始教她學針灸,買回只兔子讓她試手感。
舉起手中銀針要對一隻活兔子下手,李小玉有心理負擔,不敢下手。
<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