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逸聽這小廝一路念叨著,偶爾回應兩句,不多時,便到了這三元居來。這三元居是一棟三層的小樓,隱在一片竹林後面,頗有大隱於市的感覺。
門頭並不算太大,但透著一股古樸清雅,門外往來人並不多,門檻站著一個清秀的小廝,看到五子和獨孤逸,趕忙贏了上來,說道:「五子哥,今日有貴客?是住哪一間?」說完弓腰便打起來了門帘。
獨孤逸踏進門來,只見一樓有七八個桌椅、條案,似可供客人飲酒賦詩,也可以品茗觀景,每個條案之間以屏風格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臨窗的三五桌有幾個秀才在談詩,整體裝飾頗為雅致,竟不像是對外迎客的酒肆,更像是哪家主人交友會賓的廳房。
二樓是一些觀景包房,每個包房的位置都更大一些,盡頭的兩間包房門外站著低眉順眼等候服務的小二,包房裡傳出了陣陣琵琶聲,似是有客人叫了歌姬來唱曲。
一路走上三樓,似是歌聲都被格擋在樓下,三樓竟只下竹林的風聲,窗外的鳥鳴,左手第三間門上掛著牌子「淡泊軒」。
獨孤逸覺得好奇,說道:「你們這樓倒是修的精巧,這三樓竟是如此的安靜了,和二樓完全不是一個天地了。」
那小五子接話到:「獨孤公子有所不知,這樓聽說是花了百金請了魯班後人來造的,這每一層就是再吵,也吵不到上一層去。論環境清幽,這個三元居可算是臨安城獨一份的,來著住的人只有錢是沒有用的,身份、地位一個不可少。」
說完,引著獨孤逸在房內參觀了一圈,這屋子內部倒也簡單,進門一個前廳,隔著屏風有一個觀景的小台,直面西湖美景,左手邊一個臥房,裝飾清雅整潔。
回到前廳,小五子從門口的小廝那裡接過一個托盤,放在桌上,說道:「我家公子說,在臨安期間,公子且安心住在此間,這些銀子且為公子添些行囊,我家公子知公子是江湖自由之人,必看不上這黃白之物,但救命之恩不可不報,我家公子恐拖累公子,便不來相仿,公子若有甚需求,和店家知會一聲就可,若要離開,也知會一聲自離開便是,但未來若公子有需求,盡可到三元居來尋問,我家公子必傾力相助。」
獨孤逸聽這小五子一段話儘是些公子公子的,倒也被他說的明白。也不知這一路上什麼時候傳的口信,竟有這麼一大段安排。
如今既然知道這華服公子那必是個王孫貴族了,自己剛剛丟了行李盤纏,這倒是解決了不少問題,於是笑道:「小五子,替我謝謝你家公子款待,我剛好丟了行李,就卻之不恭了。你家公子既是王孫貴族,怎有黑衣人圍堵追殺,以後可是要多加小心了。」
又從托盤裡挑出一錠銀子,遞給小五子,說道:「這個送給你了,多謝你替我照顧我的毛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