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總說,只要有招數就一定有破招的辦法,只要有茅就一定有盾。所謂大巧不工,大相無形,都是在到達了一定高度之後的升華。逸兒天資聰慧,學的總是很快,用的總是很好,但也只是學得快,用的好而已,仍需要一個契機,一些成長,才能真正從高手走向宗師。
到最終,還是真正的實力說話。
逸兒丟了澄心劍,但或許得到的,是對於武學更加深刻的理解。
歡迎大家留言,最終逸兒的路應該怎麼走?
第65章 明霞島上練真經2
作者有話要說:
離開小島,九陰真經這條主線步入尾聲了。
有讀者在前幾章節提到,逸兒已經有了獨孤九劍,凌波微步,小無相功,為什麼還要學習九陰真經。
在這幾章的正文中,希望已經得到了答案。
關於獨孤求敗,其實金庸總書中提到的不多。我對這個人做了一定的演繹,給他設置了一些傳奇背景,諸如:慕容後裔,活了一百二十多歲,與黃裳有交集,先憑藉劍法打遍河朔無敵手,而後逐步意識到技巧再高,遇到真正的高手,卻又無可奈何,故而隱居後通過吃蛇膽來增強內力。
關於內力的打造,我淺薄的認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修習。所以沒有一段一段的修習,即便知道高深內力的法門,也沒有用。獨孤求敗本意是逐漸教給獨孤逸,但在去世時,獨孤逸所修習的內力只能說是中高品級的內力,並非是高深水平的。
獨孤求敗去世前選了最高深的小無相功讓她背下來,但是並沒有講解。
對於獨孤逸來說,身懷小無相功的寶盒,但是從未掌握過打開寶盒的鑰匙。
空明拳的核心邏輯道理在於以柔克剛,這和太極的思路又有一定的相同之處,都在於對力的巧妙控制與利用。要有效的引導力,首先要懂得力。要懂得力,前提是自己有足夠的力。
對於九陰真經,我個人覺得最大的特色是:原著中郭靖同學喝了蛇血後只有稍微的增強,修習九陰真經後內力有了極大的提升。故而,這是一個提升內力水平的高級武學,是從中級高手步入高級高手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