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得了濟國公的信兒,只當這獨孤逸是史相一派,此來定是要促成和談的,哪知如今看來,這個帝姬竟然準備三不管,當真只來瞧瞧看看,如此也好辦,讓她去那支線戰場,折騰上幾日,能親眼瞧瞧戰場,又不至於亂了邊境的陣法。
濟國公說了,這帝姬名不正言不順,誰知是哪裡蹦出來的野丫頭,亂了皇家的血脈。若是有機會讓這帝姬為國捐軀了,那也算是為咱們大宋做些貢獻。
趙方明白濟國公的意思,如今官家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這濟國公是最熱門的人選,可這不怕一萬隻怕萬一,若真要如此,還得有個完全的計策才是。
趙方心裡盤算了一下,拱手道:「如今棗陽之圍已經解除,臣擬屯兵隨州,以備戰事。如今戰時狀態,還請帝姬多擔待,既然是代天子巡查,臣斗膽提議,帝姬可與隨州令劉世興同去,以震軍心!」
獨孤逸瞧瞧劉世興,道:「聽先生安排。」劉世興應聲出列道:「臣定護衛帝姬周全!」
這金兵壓境,趙方本不願意將眾將召回,只是官家有令,不得不從。
如今既然安排好,眾守將不敢多做停留,當夜那棗陽令孟宗政、神勁軍統制扈再興、光化軍何許國、信陽軍張興、均州軍李雄濤便啟程回守地,只有隨州令劉世興待到第二日,與獨孤逸一同返隨州。
當日下午,隨州守軍自堅守崗位,隨州軍步兵、弓手、弩手、重甲、騎兵、**兵、斥候共計七部一萬人,沙場列隊。
獨孤逸如今武功大進,即便面對五絕仍有回手的餘地,但說到行軍打仗、派兵布陣、卻是毫不知曉,只得向閆奇請教。閆奇侍衛出身,雖然聽得不少,但論上戰場,這也是頭一遭,只教獨孤逸如何振奮人心,說些官場話。
只是好在這次這沙場點兵,本就是官面上的文章,獨孤逸只跟著勉力兩句便是。
那台下的諸多官兵,瞧見獨孤逸臉帶面具,倒是瞧不見什麼長相,只覺得聲音清亮沉穩,倒比臨安的公子哥還要靠譜些,只是不知道那面具下是何模樣。
都說這個帝姬是鳳凰娘娘轉世,想來定是美若天仙。以帝姬為天使,這是可是大宋開國頭一遭,聽說是官家力排眾議,定要帝姬前來,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想來這也是官家對自家將軍的無限榮耀。
劉世興點了十名親衛隨著獨孤逸,冷眼瞧著獨孤逸的行為。只看她來這兩三日時光里,果真是只看不說,每日帶著那閆侍衛在軍營里四處走看,偶爾出營到縣城裡玩玩逛逛,閒時敲她自己拿著刻刀在雕刻什麼東西;若是有兵事報來,她只仔細聽卻從不對出言干涉。
隨著前線戰事吃緊,劉世興只安排親衛護衛好帝姬安全,其他的倒也隨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