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天上京的民居,和佩余所看到過的都不一樣。
其實從天上京百姓的精神面目,穿著打扮都能看出來,他們的居住條件一定很好,只是佩余沒想到,會這麼好。
這裡的街道鋪著大塊的磚,和小吃街以及官員府邸那邊一樣,中間的大道非常寬,上頭畫著白色的線,將大道分成了四條路,中間兩條比兩側要寬上許多。
小吃街那邊也是這樣的分布,步行者走兩邊,馬車走中間,去時走左邊,回來走右邊,涇渭分明,不能互相干擾。
路的兩邊還種著花草,冬日裡也有梅花在開放,走上一段路還能看到放在街邊形狀奇怪的木製物品。
佩余知道,那兩個木製物品,一個叫做木頭長椅,人走累了可以坐在上頭休息,一個叫做垃圾桶,買東西後用來包裝的紙可以扔在裡頭與竹筒,壞掉的物品,枯枝爛葉都可以扔到裡頭。
路邊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在拿著掃把打掃路邊,若是在金林,這個年紀的貧民多半在冬天是撐不過去的,而在天上見,他們卻能穿著暖和的棉衣,每日掃地,便能得到一份足以養活自己的錢財。
「掃完了沒?掃完咱們去醫院吧,昨日天上京城報上寫著,年滿四十者,均可免費看病,在醫院拿藥還能便宜。」
佩余走過掃地的老人,就聽到他們在聊天。
「長公主真是太好了,自打長公主建了天上京後,這日子,是越過越好啦。而且長公主還沒有忘記咱們這些沒用的老傢伙,這樣好的醫院,免費給咱們治病。」
一個白髮老者說著話,眼底全是淚光,他經歷過太多,早以為看淡這世間一切,即使面對死亡,他也能從容以對,卻不知人年紀越大,越容易被簡單的善意觸碰心靈。
佩余想走,卻挪不動腳步。
她還想聽聽,聽聽這天上京與金林,有多麼大的差別。
她想起了幼時教導她的婆婆,婆婆是個老宮女,她無父無母,一個孤兒,被婆婆悉心教導,若沒有婆婆,佩余無法活下來,更不可能一路跟著王姬到天上京。
她與婆婆相依為命,待她長大,定可以孝敬婆婆,叫婆婆過上好日子。可不到兩年,宮裡主事的人,就說婆婆年老體弱,不能再伺候人,將她逐出王宮,沒過多久便得了病,死在破廟之中。
可恨她那時太小,甚至連替婆婆收屍,都做不到。
如果婆婆是在天上京生活,有醫者能為她免費診治,有一份能餬口的活兒做,婆婆,不會死的。
「當初登基戶口時,戶籍部的大人非要咱們說清年歲,我記得有些人怕長公主嫌棄他們年紀大,不願意要他們,將年紀報小了,這下可好,他們去醫院要交錢才能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