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二房覺得杜三嫂完全是拿他們二房的錢來供大房的孩子讀書,這完全是在割他們的血肉,因此也提出了抗議。
杜家這一次的析產矛盾鬧得有點大,兄弟倆快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為了防止他們以後老死不相往來,鄉里的人都勸杜段還不如早點分家算了。
迫於多方壓力,杜段最終無奈同意了不分家,只析產。
在里正及杜家親戚等人的見證,杜段將家中的財產分為五份,他跟妻子梁氏一份,占一成,長子杜大郎占大頭,分得四成家產,他們兩老死後,他們的那一份也由長子繼承,所以杜大郎實際上是占了五成家產。杜二郎占三成,杜三嫂只占一成,剩下一成則是還未出嫁的杜佳雲所得,作為她的嫁妝。
析產之後,除了杜佳雲之外,其餘三房都得給他們養老的錢,每個月各給五百錢。
原本杜段想讓杜三嫂給更多,但是杜三嫂這些年早已把臉皮給磨厚了,她一個勁兒地哭窮,反過來讓他掏錢出來拯救杜記食齋。
杜段想著杜記食齋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沒了,讓他掏錢,豈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他拒絕了杜三嫂,杜三嫂便只肯給跟大房和二房一樣的養老錢。
……
析產的事了結後,杜三嫂便藉口帶著孩子去找馮佑民、梁姻他們借錢,重振杜記食齋。
因只析產而不分家,所以杜段跟杜大郎、杜二郎依舊住在一起。不過礙於兩房的矛盾越來越深,杜二郎開始擇地另外起房子,這錢自然是他們二房自己出。
杜二嫂也問過杜三嫂要不要一起修建房子,她們兩家可以做鄰居。
杜三嫂卻看穿了她的真實目的,只要她把房子建在二房的房子旁邊,自己出錢出力不說,以後有個什麼意外,那這房子毫無疑問將會被二房占了去。就算她還健在,但她長期在州府這邊開鋪子,家裡沒人,二房便可以借著幫忙打理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將房子侵占。
因此,杜三嫂並不想被二房占便宜。況且,她當初開糕餅鋪的時候,便已經買下了那裡,以前瞞著杜家人,現在就沒必要刻意隱瞞了。
杜二嫂發覺杜三嫂對她日漸疏離。
以前杜三嫂每個月會帶著孩子回鄉一次,現在兩三個月不會回來一次不說,就算回來也不再帶孩子回。
鄉里進城比較麻煩,杜二嫂還是找到了一個機會,跟杜二郎進了城去找她,然後得知孩子在學堂讀書,他們壓根見不著孩子的面。
小孩子的忘性很大,尤其是幾歲的年紀,一個月不見興許都想不起親生父母長什麼樣了。長此以往,這個被過繼出去的孩子就真的不認他們這對親生父母了!
他們著急,卻沒法跟杜三嫂說實話,而且他們從杜三嫂疏離的態度中察覺出了什麼。
以前杜三嫂帶孩子回鄉,為的就是麻痹他們,讓他們以為就算把孩子過繼出去了,孩子最終也只認他們為父母。這樣一來,無論杜三嫂賺多少錢,最終都會落到他們二房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