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到夏館,興沖沖地跟池不故商量:「池不故,我們投資船匠修建能遠洋的大船如何?」
池不故一愣,笑問:「又是心血來潮?」
洲渚很活潑,有時候有很多奇思妙想,當然,大部分時候都難實現,池不故以為她這次也是一時興起。
孰料洲渚搖了搖頭:「不,我說真的,等修好了大船,我們出海吧!你不是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麼?我跟你一起去看!」
池不故的心像是被什麼慢慢地填充踏實。自從知道洲渚的來歷,她對外面的世界越發好奇,不過她只是曾經在不經意間跟洲渚提過,並沒有表現出十分熱衷的態度。沒想到洲渚會記在心裡,並將它列在她們要實現的計劃當中。
其實出海的商船很多,她們也不是不能跟著那些船隻一起出海,不過對洲渚來說,那些商船只能在近海域沿著海岸線航行,就算是這樣,也常有船隻沉沒的事件發生。因此那些出海的商人能掙大錢,一點都不讓人嫉妒。
洲渚想要的自然不是這種船,她想用錢來激發造船工匠們的創新能力,讓他們能建造出更高水平的船隻。
除了修大船外,洲渚從漏澤園的制度里得到了一些靈感,她每個季度會固定給慈幼局、濟養院捐錢做慈善。南康州作為流放之地,死亡率遠高於和平時期的中原地區,因此會留下許多孤兒,還有,伴隨著越來越多北人南遷,很多陋習也都傳了過來,比如丟棄女嬰。
官府出了官方文書,能勸則勸,勸不了的就讓慈幼局給收養了。
但是南康州窮,官府也窮,所以這些福利機構的救濟來源多是寺觀。
洲渚無法杜絕棄嬰的情況,能做的只有儘可能讓這些被丟棄的孩童不會因為穿不暖吃不飽而冷死、餓死。
不過光是解決衣食也是不夠的,南康州的醫療水平低下,還是得提高一些醫療水平才行。
洲渚通過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天寧寺的慧平大師與白衣庵的盡休師太,讓她們平日幫忙宣講衛生知識,提高百姓的衛生意識。同時,資助州府的郎中將自己的醫學經驗整理成書籍,傳授給更多人。
別管有沒有人買,能出書的機會可不是人人都有的,郎中們對此都十分積極。
而出書以後,百姓不識字怎麼辦?也沒有關係,找一批識字的人下鄉宣傳就行了。
至於百姓能聽進去多少,洲渚表示聽天命盡人事,她又不是救世主,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
……
這樣一來,洲渚的積蓄又花了不少出去。
她道:「現在又有掙錢的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