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文化传播大使 作者:附录
会儿泪才带着文棠和文翀离开。
大概是被底下一群没用的小弟磨练的,熊善做事效率很高,到晚饭时他已经挑好了人带过来。是两个穿着破旧的小丫头和一个比文翀稍大的男孩子。
小丫头是给文殊和文棠准备的,男孩是给文翀找的玩伴,熊善不懂大家族的精细,就觉得男孩子就该多混一混,不能总让姑娘照顾着。而文殊身体不好,需要跟个心细的。
文殊笑了笑,按知书的名字给两个小丫头赐名:知琴,知画,男孩赐名知棋,最后还是把知琴、知画都推给了文棠。
熊善的手下虽不聪明,但他挑人确实是不错的,看着老实又伶俐,至于管教的事,他不想插手,表示出浑不在意,往往更有威慑力,何况这本来就是王嬷嬷的活。
晚上知书帮文殊把床单被子都换了,等他睡前才端来一碗黑乎乎的汤药,一进门整个屋子都是药味。
“这是什么?”文殊皱着眉问。
“嬷嬷说三少爷送的补品都是好的,走的时候就都带上了”,知书道。
文殊虽然不大乐意喝,但也知道自己身子确实不好,只好屏息闷声道:“你先放下吧,把窗户打开。”
知书依言开了窗,文殊立刻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他们在这个小城只呆了两天,第二天一行人上街玩了一遭,次日一早再次出发。
一路游山玩水,走走停停,走了一月有余,才到了上京城外。熊善不准备在上京停留,当下就要回程,文殊没有多留,只是多给了些尾银。
威远镖局服务十分周到,自打熊善知道文殊中毒的事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派人帮忙打听清楚药店的方位的药店的上品,至于买不买,就不是他能多说的了。
因为熊善的细心,文殊的身子有些起色,脸色也红润了。
看着策马远去的一群人,文殊由衷的想给个五星好评。
——
上京的守卫很严,高耸的城墙上站着笔直的将士,隐约还有来往巡视的人。城墙高大威严,一种厚重的感觉扑面而来,文殊看着城门,他似乎可以想象到里面会是什么样。
热闹繁华的街道,庄严沉闷的高门大户,路上顺便提出一个人都可能是个世家公子,阴谋,权势遍布每个角落。这里是无数人的向往,也是无数人的牢笼。
文殊缓缓勾了唇角,上京城的规矩很多,自由很少,但却是他的出路。
知书上前把市籍递给盘查的人,顺势塞了一小袋银两。守卫颠了颠银两,比他的月奉还要沉些。他看了眼文殊,文殊眯着眼冲他笑了笑。最后,守卫看到手里的市籍,眼里带着鄙夷,勉为其难的放人进了城。
百衣坊的掌柜领着一家老小已经在城门附近候着了,眼见一小队人马巡过,赶紧低头让出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