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穎諷刺南朝人身材矮小,雲娘當即就影射契丹人蠻夷未開化,楊益戒卻不料一向溫文爾雅的宋人居然如此行事,看來此次在言語上是占不到便宜了,咳嗦一聲道:“我們北人也習慣坐凳子了。”他低聲訓斥僕從:“還不趕快把矮凳撤下換成高凳。”
眾人這才分賓主而坐。酒過三巡,楊益戒起身道:“請南朝使臣起身聽聖旨。”
沈括與雲娘對視一眼,不知他們又要搞什麼花樣,於是起身離坐,與楊益戒、耶律壽、梁穎相對而立。楊益戒道:“奉聖旨問,蔚、應、朔兩州地界公事,我朝兩遣蕭禧赴南朝理辯,今蔚、應兩州已是了當,只有朔州一處未了,卿等離南朝時,朝廷有何旨意了絕?”
對於這一問,沈括心中早有準備,遂緩緩答道:“據下官所知,河東地界已經了當,故朝廷差下官出使貴國回謝。”
楊益戒面色一凜道:“只是蔚、應兩州了當,朔州地分並未了絕。這是聖旨宣問,沈學士須據實而對。”
沈括道:“下官只是回謝使,此等公事原不敢預聞。但聖旨宣問不敢不對。黃嵬山、天池子本屬大宋地界,卻是證照分明。”
楊益戒卻沒料到沈括居然這麼直截了當回答,忍不住皺眉問道:“黃嵬山從來都是北朝疆土,如何成南朝的了?”
沈括反問道:“黃嵬山屬北朝疆土,不知有何照證?”
耶律壽見楊益戒一時語塞,反問沈括:“南朝又有何照證?”
沈括不慌不忙答道:“北朝重熙十一年,差教練使王守源、副巡檢張永、句印官曹文秀,南朝差陽武寨都監翟殿直、堾縣教練使吳岜同行定奪,以黃嵬山腳下為界,此事甚是明白。”
梁穎卻沒料到沈括的記憶力這麼好,強辯道:“當時只是定奪蘇直和聶再友兩家地界,並非定兩朝國界。”
沈括當即反駁:“當時固然是定奪蘇直和聶再友兩家地界,卻也因蘇直和聶再友侵耕南朝土地,南朝遂於康定二年下旨:瑣細民務不必輕聞朝廷,以兩朝和好事重,只在蘇直、聶再友耕地外立烽堆永遠為界。若是北朝土地,何必煩南朝聖旨和兩朝差官定奪?”
耶律壽和梁穎面面相覷,一時無言以對,楊益戒插言道:“天池地分應屬北界,若天池神堂不屬北界,為什麼是北界行牒修葺?”
天池廟是北朝行牒叫南朝修葺的,沈括隨即道:“既然天池屬北界,卻為何是南朝修葺?若代州牒朔州,說鄯陽縣廟宇損壞,請速修葺,是否鄯陽縣便可歸屬南朝?”
梁穎停頓片刻道:“天池子既然是南朝地界,為何北界部族在此放馬半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