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親戚里就有在鎮上工作的,因此蘇落英還是了解一些的,鎮上的領導和縣裡的領導一樣都有辦公室,每天批批文件,開開會就好了,怎麼到了自家三哥這裡就得去陶瓷廠勞動了呢?
「三哥這是和勞苦大眾打成一片啊!」路嘉木趁機拍了准大舅子的一下馬屁,不過他覺得蘇天聖不只是自己說的那麼簡單,他去陶瓷廠和工人們一起勞動肯定有更深遠的意義。
蘇天聖意味深長的瞥了路嘉木一眼,然後才開口;「英英;工作上的事情你不懂,總之我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和鎮的百姓。」
接著蘇天聖就簡單的把自己就任大和鎮一把手以後所做的事跟蘇落英他們敘述一番。
這太平縣盛產陶瓷,而大和鎮的陶瓷最有名,封建時期每年佳通市進貢給皇帝的陶瓷都是出自太平縣大和鎮。
眼下陶瓷產業自然不似當年了,不過也是這裡百姓們賴以生計的營生。
大和鎮的陶瓷產業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過散,都是個人或者一個小家庭式作坊產業,一直沒有一個大的陶瓷廠。
蘇天聖到了大和鎮後就走訪了所有的陶瓷作坊,詳細的了解了當下陶瓷產業的困境,當即他就決定要把大和鎮的陶瓷產業做一個集中整合,把所有的小作坊整合成一個大的陶瓷廠,然後創立大和鎮陶瓷這個品牌,從而讓大和鎮陶瓷逐漸走向市場。
經過蘇天聖以及鎮上相關領導的不懈努力,最終大和鎮陶瓷廠建立起來,產權歸集體所有,陶瓷廠的由政府領導,而幾位陶瓷世家的資深工匠在陶瓷廠都擔任重要的職務,負責監都陶瓷燒紙以及教授新來的工人如何燒制出好的陶瓷。
蘇天聖只要有空就跟工人們混在一起,很快他就在大和鎮樹立了威信,而陶瓷廠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他們廠生產的第一批陶瓷製品已經進入到京都市場。
路嘉木得知蘇天聖的所作所為後由衷的贊道;「三哥可算是為大和鎮的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啊,這也是三哥的一份大政績,大和鎮的陶瓷我也聽說過,我有個同學就是這兒的,他們家隔壁就是燒陶瓷的,聽說他們村至少有傘家是幹這個的,技術好的自然很賺錢,技術差的也就勉強維持,而大和鎮多山地,如果沒有燒陶這項技術的人家靠種地如果孩子多的真的就吃不飽,如果這個陶瓷廠做成了規模那麼就能解決許多人的吃飯問題。」
蘇天聖微微點點頭;「你說的很對,陶瓷廠會解決很多人的吃飯問題,接下來我打算再建別的工廠,你有沒有興趣投資?」
路嘉木先是一愣,然後才道;「那得看三哥要上什麼項目了,如果是我感興趣的我很樂意投資。」
就在他們想要詳細談一談的時候老闆來上菜了,只得暫時打斷。
吃飯期間他們又一起聊了點兒別的,大部分都是這兩個男人在說,蘇落英根本插不上話,頓時她感覺自家被冷落了。
吃完飯以後蘇天聖帶著倆人去了陶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