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四五十歲開始進入政壇的也不少了!要是有能力的話,熬個十年站穩腳跟。運氣機遇好的,三公九卿也不在話下。
而賈誼呢,他熬上十年,也才三十歲,別人這個年紀還在為進入政壇找路子呢!
年輕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別人沒有時間,但是他有的是!
「若賈誼只是山野一名士,那倒是能從心所欲!然而身為朝臣,便不能以布衣來評論了。就朝臣而言,行事急躁而不留後路,可以說是莽撞。貶謫之後滿心憂憤,而不知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這是迂腐!昔先秦之賢人,如孔子等,誰不是為了自身的政治理想而四處奔走、遊說!一次不成便十次,十次不成變百次,百折而不撓!」
竇嬰本來只是簡單聽聽的,但不知不覺就聽住了。等到陳嫣說完,臉色已經變化了好幾次。
「你這個人就是為才名所累!」這是當今天子曾對他說過的話。
這話他是認的,他也知道若是他能活的『聰明』一些,路會好走的多!但人就是這樣,不是知道有更好、更順利的路就能踏上去。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的堅持,這堅持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他惜賈誼,其實也是因為自身境遇!
魏其侯竇嬰在別人看來自然沒有『懷才不遇』的問題,但他處在另一種困境中!到底是遵從本心,還是像其他的朝臣一樣,精明而富有手腕地呆在政壇?
竇嬰的悲劇在於,他的性格有著相當的雙重性!天生的性格,以及富家子弟生活養成的偏向浪漫主義的思想,讓他很多時候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廣收門客,交朋友以真心,甚至政事上也常常會表現出不那麼『成熟』的一面!
很多時候不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去做,而是他無法違背自己內心的聲音!
就比如當年長樂宮家宴,梁王猶在,太后欲以梁王為皇太弟。當時的他其實只要保持沉默就好了!以他的政治眼光難道還看不出天子其實是在演戲,根本不會傳位於梁王嗎?既然是如此,天子必然有所安排!輪不到他來出這個頭!
他出了這個頭只會讓太后生氣而已!
而他竇嬰再有才,立足之本也是太后的侄兒而已!惡了太后只會讓他舉步維艱!
但他還是出列朗聲道:「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
因為這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他的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