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嫣見他驚訝,也不解釋, 很多事情解釋再多都不如親身接觸。拿了一旁的水晶杯,用『角』給他舀了一些。這個時候王溫舒才真正覺得這種味道頗有些陌生的美酒非同尋常。
這是一種像水一樣透明的酒!以此時常識來說,絕對是從來沒見過的。
到了後世, 陳嫣那個時候,不說和紅酒、啤酒,而是喝中國人的糧食酒, 幾乎所有人下意識地就想到了白酒。然而事實卻是, 華夏漫長的歷史中,白酒占據主導地位其實是很後來的事情了。
具體的說,其實就是清朝時的事情。在清朝之前, 普遍的看法依舊覺得白酒太烈,味道太沖, 並不是適合慢慢酌飲的酒。當然了, 勞動人民喜歡喝這種烈酒, 但這些人在古代又不能替自己發聲。
直到清朝, 大概是因為統治者從寒冷的北方關外來,再加上本身就是遊牧民族,十分追求烈酒。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從焉』,喜好白酒的風潮就這麼從上到下吹了起來。
而在清代之前,一直都是黃酒占據主導地位。嗯,果酒也很受歡迎,不過果酒的規模肯定就不如黃酒了。
而現在,公元前的西漢時期,這個時候連蒸餾酒都還沒有搞出來呢!蒸餾酒技術要等到元朝才能從阿拉伯傳入…當然了,蒸餾技術卻是在元朝以前就出現了。比如現在,陳嫣自己都見過有蒸餾效果的器皿,不過很少有人用,也不是用來蒸餾酒的。
現在的釀酒方法就是比較早的酒麴釀製酒,度數大概就是十多度的樣子。連反覆發酵的技術都還沒有點亮,所以即使是大家所看不起的唐宋時期酒,都有可能比不上。
實際上,對於現代人來說,唐宋時期的酒水酒精度數就已經很低了!不然怎麼那時候的文人墨客動不動吹噓『斗酒詩百篇』?就算不可能喝上『斗酒』,量也不可能小了。
之所以能喝那麼多,就在於那個時候的酒度數並不高。
不過他們也喜歡這種度數不高的,真要是度數高了,沒個幾杯酒就得被放倒!因為度數低,所以能夠喝出微醺的狀態,就是這種狀態下,藝術創作的靈感最為充足。
王溫舒端起水晶杯,表情有點兒不信任,不是不信任陳嫣,就是人在遇到一樣陌生食物時的本能反應。即使是一道看起來很棒的菜,也可能產生遲疑的心理。
雖然表情是遲疑的,動作卻不慢。下意識的,王溫舒按照自己平常喝普通酒的習慣飲下——喝的很豪爽。
陳嫣非常有先見之明地後退了幾步,就在她剛剛退後,王溫舒就瘋狂地咳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