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陳嫣說,是用來聽雨聲的……
大概他們真的不是一類人吧…當時的王溫舒甚至想像不出來,聽雨聲算是怎麼回事…要理解,這畢竟不是『雨打芭蕉』已經成為一種經典文化意向的時代。
但今天,在他反覆被陳嫣吃東西的聲音轉移了注意力,專心不能的時候,他忽然有點兒明白過來了。
這一天兩人都沒什麼一定要做的事情,只是各自做著各自的工作,甚至可以一句話不說…他因為她吃東西的聲音有點頭痛…這種場景一點兒意思也沒有,更別說印象深刻、盪氣迴腸之類的形容了。
但、但這也沒什麼不好的。王溫舒淡淡地想。
雨聲『嗒嗒』的,比他聽過的許多樂器好聽,像極了這平凡無奇而又動人的一日又一日。
再次低下頭去工作,他沒有再被陳嫣吃東西的聲音牽扯注意力——不是說他不再在意了,只能說,這就像是一個人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後就不再心心念念了。
不過他沒有因此而輕鬆,因為王溫舒沒有一刻比現在更清楚了…他正陷入一個相當危險的境地。
萬劫不復。
陳嫣並不知道在她的身邊,正發生著命運轉折這種事…每個人的思維就像是一個又一個飄蕩在虛空中的小漩渦,自成一體,和其他人的那個小漩渦是彼此不會相撞的。
這個時候她在整理關於瓷器的想法,同時心裡也開始盤算起了之前暫時被放到一邊,但實際上並沒有真的不管的『玻璃』。
這不是她貪心不足蛇吞象,瓷器還沒有真的吃透,然後推廣開,就開始打起玻璃的主意了。而是很多東西就是這樣的,一環連著一環,既然想到了燒瓷器,那麼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燒玻璃啊!
說起來,瓷器表面的釉本來就是一種玻璃晶體吧?她回憶著初中時期的化學,有些不太確定了。她是個文科生,文理分科之後就沒怎麼花心思在化學上了,很多知識淺薄又模糊。
不過陳嫣始終還是記得的,玻璃這種東西,有天然存在的,那就是黑曜石。就是火山噴發的時候溫度達到了,可以融化石英,於是得到玻璃!也就是說,黑曜石就是一種玻璃。
而和人工有關的玻璃,外國不知道,但是華夏民族的玻璃還真和陶瓷有點兒關係…燒瓷的時候意外得到一些亮晶晶的副產品,或者窯爐內有些地方變得亮晶晶的,這都是有的,那就是玻璃溶液凝固後形成的。
當然了,是不是由此誕生了燒制玻璃的技術,那就有待商榷了。感覺上華夏的燒玻璃技術很有可能來自國外,因為最早的一批玻璃製品,就是仿製外國的玻璃珠子…而在此之前從來就沒有玻璃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