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每年農閒的時候組織居民來做的。
已經是自由民的居民會有報酬,奴隸之身來蓬萊島,還沒有解除奴隸身份的,則會方便轉換身份…反正大家都挺願意。
非要說這個項目哪裡差一點兒,那大概就是廢料了。不過此時又不是明清,那個時候華夏大地上的大料都被砍伐的差不多了,以至於宮廷建築使用柱子、梁木之類都成問題,只能想辦法從雲貴轉運——清代連轉運也難,甚至鬧出過盜用明代陵墓中大料的國際笑話!
由此可見,幾千年的砍伐,這片大地上的巨木已經在大量的營建活動中消耗的差不多了。
但現在不同,現在才是漢代,多的是高大巨木!不然陳嫣的船廠用的木頭從哪裡來的?都是砍伐的遼地木頭,經過乾燥處理,幾年後才用來造船的。
而現在蓬萊島,人類活動更少,只有數量很少的原住民零星可見!木材這種簡直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多的是優質建材。
往往是就近取材,一根大木除了砍倒的人工,還有極少的運輸費,就沒有別的成本了…這大大節約了開支。雖然說實話,這份開支在整個蓬萊島的開發計劃里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老話說要勤儉才能持家…生活不易,還是經濟一點,這樣也蠻好的。
每個季度蓬萊島都會有新的報表發到陳嫣的案頭,她對那邊的關注一直都是很高的。而且蓬萊島也不是隨便搞建設,放任自然,相反,這裡的建設一直很有計劃——陳嫣讓他們做三年計劃。
以三年一個周期做計劃,各方面要達成的指標都做的整整齊齊。而關於如何達成,也會有一個更具體的規劃書呈上。之後每年,都會針對這段時間的完成情況寫報告書。
到如今,三年計劃早就不是第一個了,一項項建設漸次鋪開,每次也都能提前完成——就陳嫣所知,蓬萊島上現如今的情況已經很不錯了。
別的不說,只說人口一樣,那裡已經生活著十幾萬漢人,兩三萬土著、南洋奴隸等等。
而那十幾萬漢人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
其實當初往蓬萊島遷人口就很難,比往江南遷人口更南!除開一小部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通過買賣奴隸的方式弄來蓬萊島的。這種方式自然成本高昂,並且並無太大的可持續性,畢竟大漢雖然不少破產農民,但人家還有南方可去,現在破產了之後去南方種甘蔗也是一條比較受認可的路了。
這種情況下,移居蓬萊島這種『海外異國』,顯然不能獲得什麼人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