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嫣也注意到了羅馬人的這種認知傾向,她當然知道這是錯誤的,但這對於她來說是有利的,所以也就沒有說什麼——她一開始會給羅馬人造成這種感覺,並不能說是故意的,只是她在推動她想推動的事而已。
她從一開始就希望東西方交流能夠順暢而頻繁,為了達到這個目,最初很長時間她是把自己當成招牌和廣告用的。
很多羅馬人都對東方有興趣,但是這種興趣還不夠,陳嫣需要讓這些人對東方有一個更直觀的印象,減少『虛無縹緲』帶來的畏懼,而她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她的女性貴族身份,既符合羅馬人的審美趣味,又不至於有危險的感覺…自古以來,一個族群面對另一個族群的時候,女性的敵意都會小一些。即使是互相滅族,女人也會在最後保留下來。所以才會有一種說法,女性在這個世界是更強韌的生靈,男人死了,她們還活著!
陳嫣極力強調自己的學者身份,不光光是強調,還將自己的作品,就是一些針對諸子百家的文章,或者詩賦什麼的,請人翻譯成拉丁文,自費刻了一版進行印刷。然後這些就和一些其他的東方書籍一起成為她送給羅馬貴族、學者的禮物。
對於現在的羅馬人來說,理解東方的作品是很難的,首先他們得找到翻譯本,然後再進行理解…這種跨文明的體會總是很難的。陳嫣的文章自帶翻譯,而且很多文章就是對於諸子百家的領會,立刻就幫到了不少羅馬學者。
這樣一來,陳嫣東方學者的身份坐實的很快。
如此做法果然有用,很多原本只是感興趣,卻不一定要去東方的學者,此時都打聽起了去東方的一些事。倒不是說以後就呆在東方了,而是趁著有機會,拜訪一下東方世界,這也是很不錯的啊!畢竟,那可是傳說中的『絲國』。
對於陌生世界的畏懼也因為陳嫣這個活生生的招牌沖淡了不少。
如果是有著這樣女性的國度…怎麼也不會太壞吧…
「明天的劇目會在這裡上演啊…」陳嫣隨著幾個羅馬嚮導游羅馬,眼前看到的是這一時期非常典型的露天劇場。
阿波羅節的慶典當然少不了戲劇,據說今年會上演阿弗拉尼烏斯的戲。這位羅馬的為大劇作家,在今年剛剛去世,羅馬人顯然正為此可惜,今年的阿波羅節,演出的大多是他的戲劇。
「這裡能有多少觀眾呢?」陳嫣看著場地頗大的露天劇場,心裡盤算著要不要把這個玩意兒帶回華夏。說起來戲劇往往意味著平民娛樂,也可以看作是市民階層興起的一個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