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魏郇劉莘一行人方才姍姍到達武昌郡與藺騫三十萬大軍會和,駐紮在武昌郡城外三里處。
魏郇將劉莘安置好,便扎身進入戰事裡,終日忙碌不見人影。
魏郇派司空逸為使者前去與武昌郡刺守趙卓雄接洽,若趙卓雄識相,願投誠,雙方均可少些傷亡損失。
可那趙卓雄有些拎不清現實,想做那牆頭草坐以旁觀,不願直接獻城於魏郇,也不願與魏郇一同抗尙,但可為魏郇提供戰船行方便,武昌郡臨江,若欲南下,借船渡江最為快捷。
司空逸思量了一會,應允。回到營帳如實回稟了魏郇。
魏郇冷笑一聲,笑那趙卓膽小如鼠竟也想於這亂世之中瓜分一片肉,不自量力。卻也沒駁了趙卓借船的心意。
魏郇知曉交州臨海,尚泰祥的水軍必定強於自己。
公孫明提醒:“主公還需思及,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先?”
魏郇答:“大江之上,弓箭為先。”
公孫明,“然也,尙軍自交州亦是遠道趕來,弓箭輜重不見得比我軍多。現若趙刺守願再借出箭簇十萬枝,我軍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先生明智,只是那趙卓是否願借?”
“魏侯大軍壓境,軟硬兼施,他不得不借。”
魏侯允。
當日,魏侯二十萬大軍向前拔營一里,同時派出司空逸,公孫明二人為使,前去借箭。
起初趙卓雄真不願借,十萬箭簇一借出,武昌郡里的輜重儲備便少了近半數,趙卓雄不願。可面對向前壓近了一里的魏侯大軍,再在司空逸的如簧巧舍勸說下,咬咬牙,允了。
見趙卓鬆口,公孫明同時還提出了借用武昌郡工匠的請求。
公孫明設計出一款連弩,可同時連發數箭。現只制出數十隻,若能借用武昌郡的工匠,趕製更多,勝算將大大加大。
趙卓雄思忖了片刻,心想自己連看家家底的箭簇都借出了那麼許多,區區幾名工匠更是不在話下,等魏侯戰勝後更會惦念自己的好,便允了,還連制弩材質一併借出。
公孫明帶著工匠不分晝夜連連趕工,終是在戰事前制出連弩上千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