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中
靖北侯看著面前的女兒,道:“看你這兩年寄回府中的書信,可以看出你收穫頗多。”
“確實有了不少長進。”陸若華點頭道:“這兩年我遊學各地,和各地學子與大儒交流,學問上確實有了不少長進。”
靖北侯點了點頭,便是遠在京中,他都能聽到各地傳到京中的純安縣主的才名,如今在京中眾多的學子中,純安縣主之名已經深入人心,可以和儒者相媲美。
“你師父聽到應該會很高興。”靖北侯笑道,“還有,你在京中的風評不是很好,出了寧州的事情後,京中不少人家對你有些敬而遠之,我給你提個醒,你也注意下。”說實話,當時寧州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他得知自己文文弱弱的女兒居然一下子查抄這麼多的家族,殺了這麼多的人的時候,心中也不是一般的震驚。
他從未想過,自己的女兒會有這樣狠厲的手腕和魄力,說實話,這樣做的若是自己的長子,他會覺得欣慰,但是若是女兒,他一時有些無法接受。其實這也怪不得靖北侯,實在是陸若華大多數人的心中,就是一個有些才學的世家貴女,單純柔弱,哪裡會想到她會有這樣的魄力和勇氣。
對於這個事實,他是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接受的了的。其實拋開女兒的身份不談,只說對於寧州的處理,在這一點上,他是極為贊同女兒的做法的。對於寧州,不破不立,寧州**墮落這麼多年,朝廷想要建立新的秩序,就只能將舊的秩序全部廢除,新的秩序才好施行。
此事傳回京中後,有很多官員彈劾他女兒心狠手辣,手段殘忍,他身為父親,按朝中制度,理當避嫌,不得參與。幸運的是,蕭太傅,清平侯,沈思都站在了女兒這邊,甚至是聖心也是讚賞女兒的。
陸若華聽到靖北侯的話,趕緊道:“寧州之事讓阿爹為我操心了。我當初做下對寧州的處置,一是清平侯爺的告誡,二是我綜合考量了寧州的情況後,才下定決心如此做得。”
“清平侯爺說,我若是想要在朝中立足,就首先要讓他們怕我,之後那些人才會敬我。”陸若華想到清平侯對自己的勸告,贊同道:“女兒認為此話不假,所以……”
“所以你想要藉此事在朝中立威。”說到這,靖北侯哪能不知道女兒的心思,“這威確實立得不錯,京中那些原本反對你的官員,很多都對你閉口不談了。”他不得不說,寧州一事,確實讓京中不少官員都心生懼怕,甚至很多人都拿女兒和那位以酷吏著稱的大理寺卿黎蘊相提並論。
“你對你的仕途可有什麼想法,說出來聽聽。”靖北侯覺得女兒既然在花了這麼大的代價在朝中立威,就是有意在仕途上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