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出生的地方是一個叫南坪坳的閉塞小村,家裡除了父母還有一姐一弟,原主是二女兒。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鄉下,身嬌體弱的女子幾乎甫一出生就被冠以「賠錢貨」的稱號。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生個兒子,精心放置於華麗床榻之上,手中把玩的是上好的美玉。生個閨女就直接丟在地上,手裡拿著的是紡車上的紡磚,也就是說,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織布幹活補貼家用了。
這也正是原主禹彤的悲催寫照。
原主的阿爹阿娘都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一輩子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恣睢的生活。禹母劉氏第一胎就生了個賠錢貨,那個時候禹老太太還活著,聞聽只冷哼一聲,連屋子都沒進扭身就走了。
不管怎麼畢竟是第一個孩子,禹老爹初為人父,還是很高興的找了村東頭唯一識字的二先生給取了個名字叫禹藍。
劉氏千盼萬盼又懷了第二胎,結果居然又是個丫頭片子,這就是倒霉的原主。至此,禹老爹也有點鬱悶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主幾乎一降生就被忽略了個徹底。原主三歲的時候,劉氏終於生下了唯一的兒子。興高采烈的禹老爹提了一條肥豬肉又去村東頭找二先生取名字,二先生看在豬肉的份上給禹家的寶貝蛋取名禹來寶,順便也給一直二丫二丫的叫了三年的原主弄了個名字叫禹彤。
看吧,連名字都是一條豬肉買一贈一順便得來,原主在家裡的地位可見一斑。
大女兒禹藍活波可愛,嘴巴又甜,是禹老爹的心頭寶。而小弟禹來寶絕壁是劉氏心尖尖上的寶貝,只有原主,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剛出生那會姐姐還在跟著搶奶吃,等到後面劉氏生了禹來寶,原主基本上連湯都喝不到熱的了。
小孩子其實都是敏感的,原主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受待見的。父母的忽視直接導致原主存在感越來越低,幾乎整天都不說一句話,就陰沉著一張臉。劉氏就很是不滿,整天罵原主是個討債的,天天板著個臉,老娘是沒給你吃啊還是沒給你喝?
總之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父母越忽略原主越自卑,原主越自卑怯懦,父母就越發不喜,到原主十二三歲的時候,正是心裡叛逆的時期,長期的壓抑導致原主以為自己很可能不是父母親生的孩子,更加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甚至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了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