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魏寧宇在剛滿十三歲,就升為二品大員!
魏寧宇先到了水師衙門,水師統帥趙青河,年齡不大,還不到四十歲。但是他卻是實實在在的,用軍功換來的水師統帥一職。
大雍對水師不看重,但是對水師也並不苛刻,畢竟海防也是大事。每年也有大小不等的水匪,想著趟過海防線,來大雍搶奪一番,然後再迅速的撤回到海上。
以前的水師統帥,人品是沒的說,但是本事真的差一點。在一次剿匪過程中,陷入水匪埋伏,當時剛三十歲的趙青河,率領手下船隊,以少勝多,最後救出了老統帥。
可是老統帥還是因為受傷嚴重,不治身亡。在最後時刻,他奏請朝廷力保趙青河為水師統帥。朝中有人反對,但榮昌帝從來都是只看能力,不看出身,更何況趙青河只是因為沒有後台,年輕一點,對榮昌帝來說,這要比大家族裡出來的更能放心。
直接任命趙青河為水師統帥,趙青河也沒給榮昌帝丟臉,從他任水師統帥之後,就從來沒有讓水匪上過岸。
趙青河對於榮昌帝的旨意,可以說一點也不打折扣的。寧宇這邊還沒到,他那裡已經把出海的船隻,和一千水兵全部安排到位。對魏寧宇招募的出海人員,也已經妥善的安排在船上。
寧宇從京中來的時候,只是帶了隨同人員,一應生活用品,早已有先來一步的芍藥採買妥當。
在岸邊彼此熟悉了幾天,魏寧宇就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在足夠的武力支持下,帶著十幾船的貨物出海了。
春天悄悄過去,盛夏馬上來臨,魏寧宇終於在風季來臨之前,回航了。
京城中的榮昌帝,收到魏寧宇薄薄的摺子,和厚厚的信件。看著信中輕巧的說著出海的各項事宜,眼中有著晶瑩閃過。
他做到了,朕就知道,這孩子一定能平安歸來。
魏寧宇在信中提到,他已經和海外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有根據各個國家的情況,簽約了不同物品的商貿合同。
第二天大朝,王全勝直接宣讀榮昌帝旨意:「著出使大臣魏寧宇,建立海事衛,任海事衛總指揮使,管理一切海事事物。」
下面一片譁然,魏寧宇回來了,昨天消息靈通的人家都已經知道了。但是怎麼也沒想到,只是一晚上,皇上就頒布了這麼一個政令。
想想都知道,海事衛以後會是多麼有油水的衙門。眼饞麼,當然眼饞,但是誰也沒臉反對。當時出海的時候,可是一個人都沒有出來和魏寧宇爭,現在人家打通海路回來了,你又想著自己上,哪有這麼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