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到最後,虞瀅看向他:「宋三兄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宋三郎細思片刻。
他當初還在士族底下做活,若是按照勞力到年底有所獎賞,他肯定會更加的賣力。
想到這,宋三郎也認同:「如此確實會更加賣力。」
虞瀅也不說蘇姑娘的事,繼而說現在的存活。
「現在離年底也就只有半個多月了,年底採買的人多,半個月還剩下一百四十多罐面脂,顯然是綽綽有餘的。」
思索了片刻,又道:「但我琢磨著是不是應該多做一些,然後趁著臨近年節這個大節日,想個法子多賣一些出去。」
宋三郎提議道:「先前送試用面脂的法子就挺好的,起碼十個人裡邊有一兩個人是會再回來購買的。」
虞瀅搖頭:「這個法子已然不新穎了,而且我今日特意逛過一圈街市,發現別的攤子也在送試用的面脂,我們就算要送,也要送與面脂不同的東西。」
宋三郎狐疑道:「可我們的攤子就是做面脂生意的,還能送什麼?」
虞瀅沉吟片刻才道:「雖是做面脂生意,但往來客人都是女客居多,而女客能捨得銀錢買面脂,便是有幾個閒錢的,也能買得起胭脂水粉……」
話語一頓,虞瀅瞬間有了主意,臉上頓時浮現笑意:「我想到送什麼了。」
宋三郎臉上滿是疑惑。
虞瀅與他道:「做口脂。」
她怎就忘了,做面脂生意,其實同時也是可以做口脂生意的!
虞瀅想到這,道:「明日早上我去採買回去後就捯飭,等你們收攤之前送來。」
隨即又道:「我先做一些少量的用來做贈送,同時也會做一些正常量的口脂來售賣。」
與宋三郎大概說過一遍想法後,也差不多到回去的時辰了。
這五千多文有三十幾斤重,虞瀅若一人提著籃子回去,這小半個時辰的道,恐怕提得手都廢了,故而宋三郎提著籃子,差不多送到行館再離去的。
虞瀅回到行館的住處,關上房門後才把籃子裡的包裹打開,入眼的是滿滿當當的銅板。
許是宋三郎按照天數來串起來的,所以這每一串錢都是不一樣的。
虞瀅把銅板如數地從籃子中拿出,全放在桌面上,再一一解開麻繩,然後開始歡快的數銅板。
她先是把給宋三郎和蘇娘子的銀錢數出來分別串上,共是九百四十一文。
而後成本兩千四百文,攤子的租金和宋三郎的食宿共是六百文左右。
還要除去大兄大嫂的一成利,最後盈利是一千五百文左右。
雖只是一千五百文左右,但這也幾乎是一般貧苦人家一年的嚼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