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瀅煩的是別的。
這天氣要是再這麼下去,糧食和藥材放在地窖下頭,也怕會壞了。
這之外,她也擔心家裡和伏危的情況。
通不了信,且難民如此多,周知縣和伏危都不在玉縣,也不知玉縣這次是如何應對難民的。
心情浮躁,怕影響到看診,她看完了預約的人,也就沒去了。
城中情況也算是有些好轉,起碼餓死和鬧事的沒幾個了,就是風寒而亡的難民也少了些。
聽說是合浦那邊有善人以工代賑,很多難民都往合浦郡涌了過去。
朝廷和沈太守那裡一直都沒有消息,糧倉自然是不可能開放的,只能是靠難民自己挺過去,或是有錢善人接濟一二。
蒼梧的難民逐漸減少,便意味著城門要開了,也能迴轉玉縣。
原以為城門快開了,可虞瀅連著等了七八日都沒有聽到消息。
等不來消息,虞瀅只能到太守府登門拜訪。
但到了太守府,府中的下人卻是道主子們幾日前出門,現在還沒回來。
出門?
城門都關了,還出什麼門?
而且怎麼挑這個時候出遠門?
太奇怪了。
虞瀅隱約生出了些不好的預感。
事實證明虞瀅的預感是對的。
虞瀅在郡治無事可做,便把自己所學所見的病症都記錄在冊,攢寫成醫書。
正在屋中寫著病症,小徒弟冒著小雨一路小跑過院子,停在屋外敲了門:「師傅,外頭有人找你。」
虞瀅停了筆,起身走去。
開了門,問:「誰來找我?」
「不認識,高高大大的,像陳副手一樣壯碩的男人。對了,那人還帶著刀,好在態度客客氣氣的,不像是來找茬的。」
虞瀅微微擰眉。
帶著刀,像陳明閬一樣壯碩的男人?
虞瀅往院門外看去,但因有樹遮掩,所以只能看見那人穿著一身蓑衣。
沉吟幾息後,讓小徒弟把何家兄弟喊上,然後打了傘往院門而去。
何家兄弟跟在後頭,虞瀅快走到門前時,仔細一看,發現來人有幾分面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