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明鈺的聲音依舊很冷, 只是這話一出, 他又行了一個禮,倒是讓人沒有那般不適。
徐瑾瑜一向性格溫和, 別人有禮在前, 他自不能無禮, 於是也溫聲道:
「指教不敢當,吾等共同探討即是。」
祁明鈺動了動眉尾,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但最後也只化成了一個硬邦邦的「請」。
徐瑾瑜三人被人群簇擁著到了發案台前, 一眼看到的不是紅榜, 而是一份答卷。
而那答卷,正是徐瑾瑜的!
「不知你是如何剖析出這道題的內蘊?」
祁明鈺的問話讓徐瑾瑜驀然回神, 雖然當初徐瑾瑜落筆之時很是自信,可是這道題的主觀性實在太大。
便是徐瑾瑜一時都不敢完全確定自己這首詩的立意可以入主考官的法眼!
不過,等他抬頭看到上面的林少尹時,突然就定下了心。
兩位少尹,一保守,一激進,倘若他這首詩被蘇少尹看到的話,只怕會猶豫不決,最後恐不能入眼。
畢竟,出塞詩總是伴隨著戰爭的開始,先從自身喜好上,蘇少尹十有八九就會否了。
但林少尹不一樣,林少尹講究嚴刑峻法,性格嚴酷,但也從另一方面表明這是一個不怕事兒的人。
一個不怕事兒的人,也不會輕易的否了徐瑾瑜這首詩。
徐瑾瑜思索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此刻的猜想與昨日判卷時發生的事情簡直不謀而合!
這會兒,徐瑾瑜定了定神,也沒有絲毫藏私道:
「首先,這道題以此句為題,那麼便需要吾等對於詩句的背景進行了解……」
「敢問這位小兄弟,這第二句講的是何人的典故?」
徐瑾瑜才起了個頭,就有一個眼圈微紅的學子開口問道。
那學子穿著寒酸,想是好容易過了縣試,卻在這一遭折戟沉沙。
今上喜詩詞,所以不管是書院還是私塾對於詩詞也頗為看重,但因為個體的差異以及信息的不流通,只市面上剖析前人詩賦的書籍都有不少不同。
而徐瑾瑜之所以能明白,還得是現代教育的原因,那是經過多少人字斟句酌出來的智慧。
他慶幸自己過目不忘,這才能將其帶來異世。
「是伊尹,商湯名臣,出處是……」
徐瑾瑜說了一本自己當初在文辯上看過的書籍,那學子眼睛愈發通紅,可卻仍沖徐瑾瑜深深一禮:
「竟是如此,是我學問不精了。」
那學子說罷,便隱入人群。
徐瑾瑜看著他的背影幾下消失,一時心中也不由微酸,但周圍還有不少人盯著他,徐瑾瑜只定了定神,隨後道:
「了解清楚這句詩的內涵以及其用典對象後,我便從中剖析出出題人的意思……」
徐瑾瑜的聲音不急不躁,讓眾人聽著也不由隨著點頭,等徐瑾瑜說完了自己的想法後,頓了頓,還是謙虛道: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