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答案」都將解題思路、題目陷阱做了闡釋。
李章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仿照他當初的解題思路以及這段時間的苦學,將其答的盡善盡美。
他這一答,可謂是筆走龍蛇,一氣呵成,李章自覺自己已經考慮的十分完善,一定可以取得滿分的成績。
於是,他翻到了對應的答案頁,然後徹底陷入沉思。
他知道他為什麼科舉累考不中了!
原來他從始至終都沒有讀懂題目!
「哈哈哈,嗚嗚嗚,枉我自詡聰明,可卻沒想到連科舉的題目都沒有讀懂過!
我怎麼能考中!怎麼能考中啊!空有學問而不會用,獨守寶山而不得所,可嘆啊!可悲啊!」
李章又哭又笑,捶胸頓足,連家人都忍不住擔憂敲門:
「章郎,你還好嗎?」
李章狼狽的抹了一把眼淚,對著門大聲道:
「我沒事!我就是得到了一本好書!今日我要徹夜苦讀,不必準備我的飯食了!」
李章說完,重新淨手,鋪紙磨墨,鄭重其事的坐在了桌前。
如果說,以前的他,思維只局限於題目表面,那麼現在他要開始揣摩出題人的意圖了。
這本五三,如同黑暗混沌中的一縷亮光,讓李章只覺撥雲見霧,他的思路從未這般清晰過!
「徐瑾瑜,徐先生……這個名字我記下了,他日若能再見徐先生,我定要以重禮謝之!」
李章對著五三,認真的說完,這才虔誠的重新翻開了扉頁,只是這次讓他惦念的序言沒有留住他的目光。
李章用了整整一天一夜,這才答完了十分之一的題目,這些題目可以說沒有一道是無用的。
甚至有些題目,讓連續考了數次鄉試的李章都覺得似曾相識的程度。
李章甚至覺得,倘若當初的自己在鄉試前讀過這本書,他必定榜上有名!
東辰有月試,官學也有。
等到本月官學月試結束,李章愣愣的看著自己的名次,有些不敢相信。
「李章,你這段時間可是家中又請名師教導了?一次進了二十名,你中間還請過假呢!」
李章還處于震驚之中,只搖了搖頭:
「沒有請什麼名師……不,還是有一位的,此乃吾一書之師,可卻勝過其他先生多矣!」
李章這話一出,同窗頓時興趣大起,纏著李章交代,李章也不是那等心奸小人,只道:
「那青山書局裡,有一位徐瑾瑜徐先生的書,讓吾受益良多,諸君若有興趣可去瞧瞧!」
李章話音剛落,只覺得耳邊十分清靜,等他轉過身,看著空蕩蕩的地面,被料峭春風吹的一哆嗦:
「咦,人呢?」
第1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