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緩緩朝別院而去,徐瑾瑜最終還是沒有讓趙慶陽背或抱,而是就這扶著他回去了。
別院的下人們對於科舉的流程早就已經心知肚明,早早就燒好了熱水,等徐瑾瑜舒舒服服的泡了一個熱水澡後,又是那個唇紅齒白,風度翩翩的少年郎!
徐母借著燉了一晚上的雞湯,給徐瑾瑜做了一鍋雞汁撈麵,面是銀絲面,細細軟軟,十分好克化。
徐母路上聽徐瑾瑜大半天沒有吃東西,心疼壞了,可也不敢把大魚大肉擺上來,只能掏空心思做了這麼一頓美味又沒有腸胃負擔的雞汁撈麵。
徐瑾瑜足足吃了兩碗,倒頭就睡,一覺睡到了次日清晨。
這便又到了該進場的時候了。
「這還有兩場,可要怎麼熬啊,大郎看著都瘦了一圈……」
徐母心中擔憂,可卻沒有在說什麼打退堂鼓的話,徐瑾瑜安安穩穩的出來時,她便已經放了一半的心。
現在,她只是心疼孩子要受這麼多的苦。
徐瑾瑜聽了徐母的話,只是笑了笑,睡了一夜的他精神奕奕,重又回到原來的狀態:
「娘放心吧,我沒事兒的,這次是我一時心裡過不去那個坎兒,我會……慢慢適應的。」
其他事,他可以想辦法有迴旋的餘地,但科舉不同,不過徐瑾瑜也並無後退的想法。
所為青雲路,又豈會是一片坦途?
而現下,這第二場,他要做的便是在極端環境下,讓自己活的更好。
一夜的時間,並不足以讓近千人遺留的味道消失,用了一夜調整的徐瑾瑜眉頭未皺,面不改色的直接去了自己的號房。
還是原來的位置,還是原來的看守兵將,徐瑾瑜一如既往的將油紙布撐起來,隨後便安安靜靜的垂眸等候。
第二場靠的是詩賦和策論,本場的詩賦平平無奇,值得一提的是,本場五條策論有三題與徐瑾瑜出的五三壹中相似!
徐瑾瑜看到題目後,一下子就精神了。
這三題分別都脫胎於承乾三十三年、承乾三十七年、熙禾一十三年的鄉試真題之中,以當時發生的重大災難的治理與管理出題。
而且,其出題的難度可不像徐瑾瑜原題里一句話恨不得拐十個彎的性子。
是以,徐瑾瑜精神了,而那些做過五三的學子們這會兒是又驚又喜,喜的是,他們對於此題都有十分完善的思路,定能有個好成績。
這驚嘛,便是徐瑾瑜那非人哉的出題能力了。
人鄉試正兒八經的題目都沒有他彎兒拐的多,他以後取號的時候,不妨自居填壑居士好了!
他自己在考題上挖的坑,也不知一輩子填不填得平呢?
因為這場意外之喜,加上徐瑾瑜對自己心理暗示和改變,這三日倒是過的較之上一場輕鬆了不少。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