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旁候著的孫翰林茶水都已經喝了一壺,楊掌院這才放下答卷,嘆息一聲:
「此子還未入朝,便能將朝中時事推測的如此準確,實非常人!只不過,他實在太敢說了。
十八年前,成忠落馬之時有紋銀千萬兩充入國庫,這些年我大盛雖小有波折,可每年的稅收都是花團錦簇,且聖上並不好奢靡……」
楊掌院看著那墨色的字跡,哼笑一聲:
「這學子寫的吾都想問問,當初的那千萬兩的白銀,究竟去了哪裡?」
孫翰林聽到這話也當沒聽到,誰不知道楊掌院之所以一直留在翰林,便是因為如今的戶部尚書。
而今,一人是六部中油水最多的戶部第一人,一人只不過是個清水衙門,冰鍋冷灶的掌院,可謂,雲泥之別。
兩人當初發生了什麼,孫翰林不知道,這會兒他只小聲道:
「那大人以為,這份考卷點否?」
「點,為何不點?一個鄉試的解元吾還是可以做主的。」
楊掌院隨後提筆,在考卷中心落下了一個象徵主考官點中的紅圈,並在其中落下一個飽滿的圓點,是為榜首。
鄉試放榜的時間需要半個月至二十天,所以徐瑾瑜只在別院休整了兩天,便又回到了靜暖園。
而今正在假日,且剛剛結束一場科舉,徐瑾瑜也知該鬆弛有度,這便抽了時間出來好好陪家人幾日。
別的不說,徐玉瑤最是高興,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引著徐瑾瑜恨不得連靜暖園裡的鳥窩都翻個遍。
「大郎,你莫慣著瑤兒那丫頭,她自個跟個皮猴子似的,爬上爬下的,還要連帶大郎你一道去,要是讓人知道要笑話了。」
「娘,小妹這叫天真爛漫,小孩子爬上爬下也說明身體康泰不是?」
徐母聽了這話,只搖了搖頭:
「我算是看出來了,難怪這丫頭這麼親你,這怕是因為你是咱們家最慣著她的了!
瑤兒,今個別纏著你哥哥了,讓他也鬆快鬆快,你跟娘去逛逛。」
「娘又要去長寧姐姐那裡嗎?瑤兒不想去,那嬤嬤好兇的……」
徐玉瑤攥著徐瑾瑜的衣角,不願挪動,徐母見狀對徐玉瑤打了一個眼色:
「你這丫頭說什麼呢,人家嬤嬤也是為了咱們好!」
徐瑾瑜聽到這裡,便知道是娘又背著自己做什麼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