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聖上,這些題目在翠微居士處留有學生親筆所書的底稿。」
徐瑾瑜認真的看向成帝,成帝低頭看了一眼題目,忍不住嘖舌,他算是明白這次京師取中的舉子為何這麼多了。
徐瑾瑜出的這些題,那是道道把學子往絕路上逼!
就連他自詡當初自己在京師學子科舉時,心血來潮出的題目已經十分不容易,可和徐瑾瑜這些題目比起來,還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諸卿也一併看看吧。」
成帝很是大方的將五三分給眾臣,看著還站著的徐瑾瑜,很是和藹道:
「馮卓,還不給會元賜座。」
成帝這話一出,徐瑾瑜倒是寵辱不驚的謝了恩,可是一旁的李守言卻是不可置信的抬起了頭。
聖上竟然選擇相信徐瑾瑜!
那本書到底有什麼?!
李守言面色微變,一時有些不安起來。
徐瑾瑜微微頷首,謝過了抬了椅子過來的小太監,隨後他的手邊便多了一盞薑茶。
徐瑾瑜抬眼往去,成帝只是不動聲色的勾了勾唇,徐瑾瑜遂緩緩挪開了眼睛。
不多時,禮部尚書等人處已經驚嘆連連:
「考題還有這種出法,妙啊!」
「換一個角度出題,看著倒是讓人耳目一新,真沒想到還有這法子。」
「吾怎麼覺得,本次會試考題的難度與之相比還有些距離?」
眾大臣一時議論紛紛,可是每一句話都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的砸在李守言的心上。
不可能!
那徐瑾瑜不過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少年郎,他哪裡來得這麼大的本事?!
李守言雙目通紅的看向徐瑾瑜,卻發現少年這會兒正坐在圈椅之中,手中捧著一碗熱茶,慢悠悠的喝著。
這一幕,讓李守言只覺得渾身發冷。
之後,禮部尚書更是直接就著其中一道題詢問徐瑾瑜的出題思路,徐瑾瑜幾乎不假思索的便答了上來,一時讓禮部尚書的目光變得更加欣賞起來。
二人這一番對答,孰是孰非,皆已經一目了然。
禮部尚書隨後衝著成帝拱了拱手:
「聖上,依臣之見,這本……五三確實對於學子應對科舉頗有奇效,倘若學識紮實之人,所能靈活運用其中題目的思路,考過會試不是沒有可能。」
禮部尚書率先給予了高度評價,之後的眾臣也紛紛附和,甚至還有人道:
「臣以為,倘若學子們能平心靜氣研讀此中真意,我京師舉子看中人數還可以再更上一層樓。」
這話一出,李守言等人紛紛變色。
「這不公平,如若這本書真的那麼有用,為何不推向整個大盛?!」
有學子忍不住抱怨著,徐瑾瑜看了他一眼,笑了笑:
「閣下是何方人氏?」
「吾,吾乃江南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