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民立命,為萬世太平。
陸漻這般想,自然也是這般做。
他自小經歷的一切讓他更能體會到百姓的艱辛,能夠更加設身處地的為百姓著想,畢鶴軒大力培養他,希望他能夠成為下一個自己,成為太子的宮骨之臣。
有了陸漻這個文臣,自然也少不了五官。
鎮北侯嫡次子解汿,就入了畢鶴軒的眼。
三個心中充滿雄心壯志,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就這般有了共同的信仰。
可奈何好景不長。
當年的皇帝之所以能夠成功上位,是因為娶了鎮北侯府的嫡女,獲得了鎮北侯這個武將的支持。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幾乎是每一個靠他人上位的帝王必走的一條路。
其實在登基為帝之後不久,皇帝就開始忌憚起了皇后和鎮北侯府。
只覺得他們既然能夠擁簇自己上位,那麼也就可以把他拉下馬,換成另外一個人。
只不過他一直把這種小心思藏在心底,從沒有在明面上表現出來。
可直到他發現太子和解汿越走越近,甚至他親手點出來的狀元郎,都開始緩緩地向太子那邊靠攏。
這讓皇帝憤怒的同時又感到了無比的恐懼。
這些人一個個的都為太子謀劃,是不是想要弄死他,然後擁戴太子?
這個想法一經出現,便宛如野草一般瘋狂的生長,徹底的紮根在皇帝的心底,再也剷除不掉。
恰好此時北邊的匈奴開始頻頻騷擾,迫不及待的想要剷除威脅到他地位的皇帝,交出了居庸關的城防圖,用五座城池為代價,換取匈奴在戰場上殺掉鎮北侯父子。
昌平十四年的冬日,比沈聽肆穿來的那一年還要冷上許多。
那一日,天空霧蒙蒙的,寒風呼嘯中,陸漻陪著太子一同進了宮。
邊關八百里里加急,鎮北侯父子困於賀州一處城池。
匈奴成包圍之勢將他們團團困住,若是沒有援軍的到訪,恐怕他們會最終彈盡糧絕而亡。
可這則消息傳來以後,卻被皇帝按下不表,根本沒有在朝堂上告訴眾大臣。
駐守邊關的將領生死不知,十萬大軍被困城池,可整個京都滿朝文武,竟沒有一人知曉!
鎮北侯父子苦守城池,等待救援,可等來的只有一天比一天加深的絕望。
朝堂上面喜氣洋洋,都以為鎮北侯父子這一次依舊可以像以前一樣的大敗匈奴,凱旋而歸。
除了皇帝以外,無人知曉他們已然成為了那籠中困獸,幾乎已經到了瀕死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