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寧欣入宮的事情,賢妃以前的身份又被翻了出來。
百官對寧欣入宮要比對賢妃入宮要顯得寬容一些,寧欣出身名門清貴之家,不過是臣妻,賢妃呢?最開始是淪落風塵,得天幸伺候先帝,但她卻在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勾引當今皇帝。
皇帝和賢妃那時可是有母子名分的,這一點讓朝臣對賢妃格外的不恥。
賢妃經過個十幾年的努力,總算襖了那批看她不順眼的老臣,誰知她過去的醜事又被人反覆的提起,賢妃的名聲降到了谷底,所以她迫切希望自己能因為陪伴皇帝剿滅韃子而恢復聲望。
在賢妃看來,韃子雖強,但無法同國富民強的大唐帝國相比,只要皇帝下定決心同韃子開戰,勝利一定是屬於大唐帝國的。
當年大唐差一點被韃子滅國,還不是因為當時大唐內部黨爭激烈,還出現了被人唾棄的賣國奸臣。
在當年那麼危機的狀況下,大唐都挺過來了,如今大唐還需要懼怕韃子?
賢妃在宮中這些年也不是光顧著爭寵的。她對皇帝的情報系統有了些許的滲透,有幾個皇帝信任的人欠著賢妃的人情,或是被賢妃收買了。
於是,關於韃子的動向更過的回報給了皇帝,情報所寫的詳情同賢妃說的差不多。
皇帝在御書房裡越來越忙碌,他常常盯著大唐和韃子交界處,韃子大汗同蒙古會盟這件事不可作假……「雲澤會因為不知所蹤的無雙郡主同對自己幫助甚大的大妃鬧翻?」
「他是不是因為不願意再受蒙古諸部的干涉?雲澤同以前那位一樣的獨斷專行!」
賢妃最近經常出入御書房。提出御駕親征的建議後,賢妃便很少再在此事上同皇帝深談,她安心的做起了皇帝身後的女人,不出風頭,不搶功,不鼓動皇上立太子,溫柔體貼的陪伴著皇帝。
皇帝縷著鬍鬚,目光掃過嬌艷的賢妃,「無雙郡主也叫寧欣。不知她到底有何特別之處?比寧欣出落得還好?」
賢妃壓下心底的酸水,笑盈盈的說道:「世間女子只怕是很少有人能趕上無雙郡主,若是她不好,能逼死兩位梟雄?能讓您以無雙賞賜封號?她最後不知所蹤,臣妾猜想也許她生無可戀,遁世出家了。」
如果無雙郡主在皇帝眼前。賢妃自信自己能打敗她。
偏偏無雙郡主留下諸多傳說後,隱世不出,皇上只會記住她的好。
賢妃心知。皇上不喜歡無雙郡主那樣心急深沉的狠毒女子,今日之所以說起無雙郡主,只怕是更多因她想到了韃子的兩代汗王,雲澤到現在對無雙郡主也沒能忘懷……無雙郡主的群下之臣還有一位不得不提,曾經差一點掀翻皇帝寶座的韓王!
皇帝眸色迷離,若是他能征服無雙郡主,是不是能證明他比韓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