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安撫工作,由長樂公主負責,內閣朝臣因為有小皇子,他們大多站在長樂公主身後,並幫助長樂公主穩定局面,不過誰都曉得,小皇子不僅歲數太小,身體也很不好,實在不是為帝的材料。
如果不是緊要關頭,大唐需要另立帝王,小皇子根本沒資格坐在皇位上。
即便如今,小皇子也只是暫代皇位而已。
暗中投靠,靠近齊王的大臣得了齊王的命令,他們嚴格執行燕國公世子夫人的吩咐,並且他們在私底下儘量多的控制京城的資源,監視平王爺。
以前雖然靠近齊王,但皇帝穩穩的坐在龍椅上,他們覺得齊王的希望並不大,如今皇帝被俘虜,並忍辱偷生的投降韃子……大唐不會有投靠韃子的皇帝。
即便皇帝僥倖活下來,他也在沒有臉面坐在皇帝的位置上。
京城的兵力掌握在寧欣手上,而燕國公世子夫婦同齊王私交很好,既然齊王吩咐他們聽寧欣的命令,也就是說李冥銳夫婦早就是齊王的人!
為了大唐的尊嚴也好,為了將來成為從龍功臣也罷。這群人此時迸發出極大的熱情,處理事情很穩妥,安撫百姓很耐心。
長樂公主見局面穩定後,欣喜的同時。略帶幾分的憂慮,「請燕國公世子夫人過來,本宮有話同她說。」
得了長樂公主的口信,寧欣暫且放下了練兵事宜,騎馬趕到了皇宮,在內侍的引領下,寧欣來到了皇宮水榭涼亭,長樂公主手扶著圍欄,出神的望著荷花池。
池塘里荷花盛開,蓮子的清香隨風盪起。藕色的荷花隨著水波微微蕩漾著。大唐帝國雖然在風雨飄搖中。但荷花依然開得燦爛,寧欣嘴角勾起,長樂公主軟禁了太后。彈壓住皇后娘娘,由此宮中才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
如果太后娘娘想要借著小皇子插手朝政的話,寧欣等人在外行事會艱難許多。
寧欣也聽某些傳言,太后更想通過割讓大唐領土換回皇帝!
小皇子的身體狀況,太后也是明白的,一旦小皇子夭折,下一任皇帝必然會在齊王和平王兩人中間產生,無論是誰,太后都不會像現在過得舒心。
在太后打算同韃子議和之前,長樂公主藉助夫婿之力封了慈寧宮。軟禁了太后娘娘。
她駙馬宇文大人雖然不在是錦衣近衛的統領,但留在京城的錦衣近衛並沒有忘記他,而且他率先控制住五城兵馬司,他曾經又是最有人緣的錦衣近衛統領,朝臣們有不少人都欠了他的人情,因此長樂公主才有資本不軟禁太后娘娘。
宇文駙馬都尉雖然忠誠於皇帝,但他更忠誠於長樂公主,公主怎麼說,他就怎麼做……他比公主大,又虧錢了長樂公主許多,所以他更願意寵溺著長樂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