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頌華又四處看了看,沒有看到那些山匪的蹤影,想來是怕這些人觸犯了天顏,所以只讓他們送上供詞而已。
至於審問,自然該在刑部大牢或者大理寺大牢里審訊。
眼下裕豐帝手裡便是三位主審官的初步認定書。
裕豐帝的眉頭越皺越緊,眾人的心便也跟著揪了起來。
良久,只見裕豐帝直接將那三張紙往地上一拋,「讓你們審案,你們就交了這麼些東西給朕?所以你們這是將這些人的證詞歸總了一下,然後讓朕來判別麼?」
三位主審官嚇得立刻跪倒在地。
左都御史道:「啟稟聖上,此事……此事實在……實在不知如何判別,從四王爺等人的證詞上看來,王爺這段時間一直在忙著登州衛和大盤鎮的事情,根本沒有什麼時間與山匪接觸……」
「御史大人這話可不對!宸王是何等人也?當初百里戰場上,孤身深入敵軍,奪取敵軍將帥項上人頭,而敵軍毫無察覺。
有這樣的本事,就算四王爺等人日日與他在一處,他私底下與雞棕山山匪的來往,想要瞞過這些行蹤,又有什麼難的?」說話的是一個給事中,年紀尚淺,滿臉憤然,「且眼下雞棕山的山匪那邊,人證物證俱在,難道這還不能認定蕭鈺與山匪勾結麼?!」
謝溫華立刻道:「那麼請問王爺與山匪勾結的目的是什麼呢?那山匪確實人數眾多,可再多也不過一二千人,就這個人數,不說登州衛了,就是山東省衙能調動的兵力也不止這個數。
王爺難道要靠著這麼些人,來對抗大啟意圖不軌麼?這位大人是坐在朝堂上做文書工作的,張口就來,可王爺是領過兵打過仗的,難道不知道以卵擊石是什麼意思?」
那名給事中臉上頓時難看起來,冷聲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自然也就只有問蕭鈺才能知道了。
眼下證據擺在這裡,他自己是從雞棕山被抓來的,身上還有岐山國的信物,雞棕山上也搜到了他與岐山國往來的證據,難道這還不能定罪麼?」
他這麼一說,便又有幾個人站出來贊同。
謝頌華想起來了,如今內宮設立了內書堂,這些從翰林院出來的好些儒士都與內書堂的小太監有些關係。
她不由張目朝站在裕豐帝後面的韓翦看過去。
與每一次見到他時,他那般張揚的態度不同,此時的韓翦就那般隱藏在後面的角落裡,絲毫不引人注意。
只是當謝頌華看過去的時候,他竟也正好朝她看了過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隔了太遠產生了一些錯覺,謝頌華似乎看到他笑了一下。
實際上,現在的證據對蕭鈺非常不利。
如他們所說,證據都擺在了眼前,哪怕有不合理的地方,哪怕裕豐帝不相信,也沒有辦法三言兩語就壓下去。
開口的大部分都是才入朝的新進進士,也要少部分六部的中層官員,還有一個便是國子監的監正,他身為國子監的話事人,代表著的是讀書人的態度。
讀書人麼!自然要剛正不阿。
裕豐帝似乎被吵得頭疼,目光便落向了那邊的張首輔,「內閣倒是很安靜,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
怎麼看?
那個人可是宸王!
如底下那群人所說,眼下人證物證都有,裕豐帝這會兒的態度卻很明顯,分明是不相信蕭鈺會做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