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推鐮」這兩個字,剛剛吃完午飯的江玉珣也跟著站了起來,同時轉身向薛可進說,「薛將軍,我也同他們一起去看。」
「不急,」說話間薛可進也起身離席,「我同江大人一起去。」
說著,兩人便一道走出了軍帳。
濃重的烏雲遮住了南邊一半的天空。
大雨將要到來之前,平原上連一絲風都沒有。
但越是這樣的天氣,便越是要小心。
等江玉珣和薛可進走回田地邊的時候,士兵已經推著推鐮來到了此處,並于田間勞作了起來。
雨還沒有來,江玉珣索性放下雨傘直接走入了麥田之中,仔細朝士兵手上的東西看去。
「推鐮」是一種收割用的農具。
它由木頭製成,一端為方便手持的長柄,另一端則有兩個叉。
鐮刀就被鑲在那兩二叉之中,且被一橫木連接。*
「見過江大人!」
「不必多禮,」江玉珣趕忙道,「先忙吧。」說完便把前面的地方給他讓了出來。
「是,大人——」收割一事無比緊要,士兵向江玉珣行了一禮,便推著推鐮向前而去。
推鐮的橫木兩側裝有木輪,推起來非常方便,不過轉眼他便已向前走了幾米。
木輪緩緩碾過早已整好的田地,伴隨著木輪的動作,金燦燦的麥稈被攔腰截斷,整整齊齊地躺在了田地之中。
看到這裡,江玉珣的心中都不由稱奇。
——推鐮果然和古書中記載的一樣好用,不愧為歷史上最早的收割機!
薛可進不知在什麼時候也走下了麥田,他不由讚嘆道:「推鐮收割出來的麥田格外規整。」
接著看了一眼不遠處坑窪的麥田,有些無奈地笑道:「各位大人忙了半天,還不如這推鐮分秒之功。」
他的話語間滿是感慨與讚嘆,顯然也在為推鐮的效率所震驚。
江玉珣彎腰撿起一段秸稈,末了站直了身,無比真誠地對薛可進道:「推鐮的製作真是多虧了薛將軍和勤務處眾人。」
「推鐮」這東西到現代史早已失傳,只剩古書殘卷中留有幾張圖紙。
由於不曾見過實物,江玉珣對其結構的概念也不太清晰。
故而他並沒有將圖紙交給田莊中的工匠,而是直接送到了薛可進的手中,交由軍械勤務處來研究、製作。
——江玉珣沒有想到,軍械勤務處根據圖紙反覆試驗,最終竟真的趕在夏收之前將它做了出來!
經過反覆試驗打磨的推鐮,不但工作效率高,且真的如古書中記載那般「勝輪走坡」以及「便於收斂」,可以運用在土坡與山地之上。
不只怡河平原可以用,辰江兩側新開出的水田同樣可以!
原本挺立的麥稈在此時整齊地鋪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