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武。”掀炎漂浮與空中,沉聲道,“她已入魔,你應趁她尚未修得魔身,將其斬殺,不該輕易放過她。褪去魔印哪有那般簡單。魔氣一旦出現過了便難以消除,否則長安為何會三次成仙又三墮魔道。”
“兩月後,若是她無法消除魔印,我便會動手。”仙尊望著遠處沉默了許久,道,“我絕不允許這世間再出一個長安。”
掀炎心知他心意已決,也不再多言,默默退下了。
☆、第三十八章.流波舊事
爾笙在藏書閣中尋了許久也未曾發現那本書中記錄了長安的故事。最後還是沈醉爬上最頂層翻了半個多時辰,終於從書架的角落種翻出了一本破舊的書籍。
藍色的封面上積滿了塵埃,chuī開灰塵《流波記事》四字赫然寫於書面之上。爾笙捧著書將它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四個人圍著桌子站了一圈,盯著書瞅了半晌,霽靈道:“翻開看看。”
爾笙摸了摸書頁道:“這書舊得好像一碰就會碎掉。”
沈醉哈哈一笑徑直翻開書頁:“好歹也是記錄仙山歷史的書,滿是靈氣,哪有尋常書籍那麼嬌氣。”隨著沈醉的動作,封面一開,眾人忽覺一縷夾雜著書香之氣的氣息拂過臉龐,仿似一聲書生的輕嘆,而那書中的字跡竟像是才寫上去的那般清晰明了。
長淵道:“此書確有靈xing,若非一直被塵封於此,假以時日修為靈物也未嘗不可。”
爾笙卻沒心qíng管這書有沒有靈,知道這書不容易壞,下手便不客氣起來,她快速的向後閱讀著,一心想找長安的資料。然而一本薄薄的書記載了流波數百年的歷史,對於致使流波滅亡的這位仙者也僅僅只有幾句話的籠統概括罷了。
“永正元年,帝yù殺長安,bī其墮魔。五年,清心修行,歸其仙位。八年,流波天災,長安逆天而為,再墮魔道。十三年,清心修行,歸其仙位。十五年,走火入魔。”
爾笙苦了臉:“清心修行?怎麼清心如何修行?這書完全沒有jiāo代啊。”
沈醉摸著下巴想了想道:“我記得這裡應當還有一些記錄流波野史的書籍,且分開找找吧。”
爾笙嘆息著闔上書,四人各自尋了個角落又翻箱倒櫃的找起來。藏書閣頂層的書看似不多,然而卻有很多書莫名的躲在犄角旮旯里。按沈醉的說法便是這些書少說都有百來年的歷史了,大多有了靈xing,興許是這些書不想再讓人翻閱,都找了地方將自己藏了起來。也因此讓爾笙尋書的過程更加艱辛。
久尋未果,爾笙憋了一肚子的火,一邊趴著摸索著地板裂開的fèng隙找書,一邊暗自罵道:“這些書都是老鼠麼,地fèng里,房樑上,你們敢不敢直接打dòng鑽進牆裡邊去。”
一個不留神,爾笙一頭撞在了書桌上,她還捂著腦袋叫痛,一本藍色封面的書忽然落在了她的眼前。爾笙定睛一看,正是方才翻過的那本《流波記事》。
她盯著封面四個字看了一會兒,隨即無動於衷的將它推到一邊,繼續翻找其他的書
適時,不知從哪裡chuī來一陣風,書頁嘩嘩的翻開,恰恰停留在記錄了長安事跡的那一頁。爾笙晃眼一看,卻見書中字體仿似在活過來了一般,漸漸演化成一個個黑色的小人影,在她眼前飄忽而過,她仿似聽見來自幾百年前的聲音,或悲或喜,喧囂得一如在她耳畔擺開了一出恢弘的戲。
爾笙瞪大了眼,甩了甩腦袋,那些聲音畫面便又都消失不見。
她直起身子,越過書桌瞅見長淵三人還在各自安靜的尋找著書籍,全然沒察覺到她這方有什麼異常。
重新拾起《流波記事》,爾笙仔細研讀起來。她黑色的瞳孔中印出紙張上的黑字,思緒漸漸沉入了書里。
“永正三年,帝yù殺長安,bī其墮魔……”仿似有一個走投無路的窮苦書生,沙啞著嗓音在她耳畔呢喃著潦倒悲傷的過往。爾笙的腦海中忽然映出許許多多她未曾見過的人,他們在故事裡訴盡了起伏人生。
眼瞼不知為何慢慢變得沉重,爾笙倚在書桌旁,捧著書緩緩沉入睡夢之中。
“這本書上有些許長安的記錄。爾笙?”霽靈一邊看著書,走出重重書架來,沒看見爾笙的身影,她轉過書桌一看,才發現爾笙已經張著嘴‘呼哧呼哧’的睡著了。
霽靈眨巴著眼看了她一會兒,向沈醉討要了他的外衣,蓋在了爾笙身上:“再找找其他的吧。”
夢中的爾笙此時已全然不知外界發生了什麼,她覺得自己如同遊魂一般飄dàng在浩浩蒼穹之中,不知要去哪裡。但冥冥之中偏生有股力量將她拉拽著,飛過千重山躍過萬重水。最後停在了一座簡樸的亭子中。
書寫著“十里亭”的匾額之下爾笙看見此時最想尋到的人——長安。
不同於素日見到他時那般滿身殺氣,冷漠絕然。此時的長安一身寬袍大袖,面容沉靜,目含慈悲,仿似一位有所大成的仙人。
爾笙見到他下意識的害怕,但卻鼓足了勇氣想上前詢問破除魔氣之法,不料她卻怎麼也無法跨出一步,仿似被人用繩子緊緊套住,任她如何掙扎也不能上前一分,掙扎了許久,爾笙終是放棄了,無奈的看著下方的長安,卻見他手中握著一把摺扇,垂著眼眸不知在想些什麼。
從晌午站到日落直到星辰漫天,長安連姿勢也未曾換一個。如同那摺扇里有一個大千世界,任他怎麼看也看不完。
月上中天,忽然十里亭旁閃過一道黑影,直直撲向長安的後背。
他耳朵動了動,頭微微往後一側,臉頰恰恰撞在一個柔軟溫熱的唇畔上:“長安,長安,今日可有想我?”
長安側過身子,後退一步,推開了撲過來的那個女子:“不可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