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月她們已經發現端娘回來了,紛紛上前打招呼。
顧夕顏也的確有點累了,糙糙梳洗一番就上了chuáng,橫月她們還在收拾東西,顧夕顏吩囑墨jú:“早上早點喊我起來,我還要給母親去請安。”
第十五章父女見面
第二天一大早,竟然淅淅瀝瀝地下了起小雨,像繡花針似的斜斜地飛著,讓空中蒙上了一層煙氳。
顧夕顏穿了件杏huáng色的夏裳,在yīn霾的天氣中顯得明快而活潑,連心qíng都好了不少。
她帶著墨jú去給顧夫人請安。
到了守園,顧夫人剛剛起chuáng,正坐在鏡台前梳頭,聽說顧夕顏來給她請安了,到是非常出乎意外,坐在顧夫人鏡台邊的宋嬤嬤一邊用絲絹把剛摘下來的玉蘭花瓣上的雨點沾gān,一邊說:“夫人現在不用擔心了,我看二姑娘乖巧著,以前年紀小,不懂事唄!”
顧夫人嘆了一口氣,說:“但願如此。”忙讓身邊的柳兒請顧夕顏進來。
顧夕顏進來恭恭敬敬地給顧夫人磕了頭,顧夫人親手摻了顧夕顏起來,兩個人親親熱熱地說了一會話,顧夫人賞了顧夕顏幾朵玉蘭花,留她吃早飯。
顧夕顏發現顧夫人的早飯也非常簡單,一碗白粥,幾碟鹽菜,因為是留顧夕顏吃飯,所以特意讓煎了兩個荷包蛋。
她回憶昨天宋梅枝的話,不由思忖,難道真如宋嬤嬤的說的,這個家完全是個空架子!
吃完早飯她回到勿園,發現勿園和昨天已是截然不同。香案上擺上了自鳴鐘,梅瓶,座屏,牆上掛上了畫屏,她屋間裡的鏡台上擺上了各式各樣的小小瓷盒,小小的耳房收拾成了一個盥洗間,用屏風一隔為二,一面放著馬桶,一面放著澡盆之類的東西。
顧夕顏對那個小小的自鳴鐘非常感興奮,圍著它左看右看的,對端娘說:“把這個放在我的屋裡的吧!”
端娘笑道:“以前不是嫌它吵嗎?”
顧夕顏笑而不答。
橫月和杏紅正給收拾衣櫃,紅紅綠綠的絲綢鋪滿chuáng,發出幽幽的繭光,非常的漂亮而華麗。
是女人都會對這些感興趣的吧!
顧夕顏跑過去看。
小顧夕顏口中的拮据和顧夕顏心中的拮据果然隔著非常遠的距離。拽地的石榴裙,如水波紋般的百褶,繡著飛鳥走shòu畫案的八幅裙,像喇叭花一樣散開的月華裙……款式各異,襦衣、披帛、半臂、夾襖、披風、斗篷……應有盡有,天青、月白、藕荷、鴉青、柳綠……五彩斑斕;看得顧夕顏目瞪口呆,嘖嘖咋舌。想到這些衣飾以後都是自己的了,簡直有點天下掉餡餅的感覺。
墨香好像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陣式,兩眼發光,非常羨慕的樣子“這是劍南的錦繡哦”,“這是鳳台的蠟染”,“這,這,可是江南的緙絲”……嚷的顧夕顏大感興趣,兩個人湊在一塊嘰嘰喳喳起來,當然主要是墨香在說,顧夕顏在聽。
原來,整個夏國被一條淞江一分為二,北面由梁國公、晉國公和燕國公三位國公轄管,南面則是熙照各郡,但在海南郡內有一塊由南嶺和隴山相夾而形成的地帶叫鳳台,這五個地方因地勢、氣候的不同,穿衣打扮上也非常不同。老百姓通常把夏國最富庶、最繁華的江南郡稱為江南,那裡四季如chūn,女子都穿襦衣裙、半臂之類的衣物,質地也多以紗、綃、棉、絲等名貴衣料為主;鳳台的天氣非常炎熱,女子穿著又不相同,她們喜歡穿半臂,和江南女子愛穿的半臂又有所區別,江南女子的半臂一裡面會加件對襟長袖,下身會穿上裙裝,而鳳台的女子穿的半臂緊身恰腰的,裡面只穿一個肚兜,下身則穿一件軟軟的小角褲,有時還露出小腿來……梁國公管理的地方老百姓稱其為梁地,那裡是淞江的源頭,淞江從隴山向南流至明島入海,那裡氣候冬冷夏熱,女子習慣穿一種左右jiāo衽齊臀的小襖和褲子,當地還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刺繡方法,叫隴繡,繡品凹凸有形,色彩艷麗,她們喜歡在衣物邊角上用隴繡的方式繡上花邊,很受江南一帶名門士族的姑娘、夫人們的歡迎,又稱為隴花;至於燕國公管理的燕地是夏國氣候最惡劣的地方,那裡一年十二個月有六個月都在下雪,天氣非常寒冷,不產稻米,大多數家庭以狩獵為生,女子也要和男子一樣承擔家庭重擔,民風非常彪悍,那裡的女子大多數都穿以毛皮做的袍子、馬夾為主;與梁地相鄰、在燕國以南、淞江以北的晉國公管理的晉地,那裡的氣候四季分明,反而是衣飾最沒有特色但又集眾家之長的地方,她們即喜愛穿鑲著狐毛的披風,也喜歡薄如蟬冀的隴花半臂……
顧夕顏支肘托腮聽得津津有味,吃完午飯還準備繼續和墨jú談論這個話題,卻隱隱聽到絲竹的聲音,好像還有女孩子的唱歌聲,隨風而來,若隱若現。
橫月奇道:“這是什麼聲音?哪裡來的?”
端娘板著臉道:“哪裡有什麼聲音?快把東西收拾好了,別左顧右盼的。”
又過了一會兒,那聲音越來越大。
顧夕顏悄悄找端娘:“怎麼回事?”
端娘嘆道:“您昨天沒聽宋嬤嬤說嗎?”
顧夕顏不解。
端娘道:“夫人把遠香湖旁的柳亭租給了那個姓秦的。”
顧夕顏這才想起,問:“哦,教絲竹的那個秦大姑,據說也是從江南來的,你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