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了勿園,慢慢走進了樹邊的樹林,到了角門處,果然是虛掩著的。
顧夕顏冷冷地笑了笑。
看樣子,顧家的這些角門開起來也不是難事!
出了角門,小徑上正有一個人長身而立,正是丁執事。
他聽到響聲回頭看見顧夕顏,立刻上前恭敬地行了禮:“不知道姑娘找我有什麼事?”
顧夕顏開門見山地問:“你常在外面走動,說說你聽到的關於當今皇室的事。”
丁執事臉色微變,語氣慎重地問:“市井傳言,大都不符……”
顧夕顏打斷他的話:“我又不是去立書寫傳,要它那麼符合gān什麼?你直管說來就是。”
丁執事猶豫了一會,問:“不知道姑娘要問哪些事?”
顧夕顏問:“當今皇上有幾位皇子?都有多大年紀?娶了王妃沒有?……”
丁執事沉默半晌,才輕聲地一一回答。
兩個人的談話持續了大約十來分鐘,丁執事的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看樣子,怕是宮裡有什麼消息傳來,姑娘是想了解一下qíng況。
這樣一想,兩個人的談話更加輕鬆。
兩個人正說的興頭上,樹林裡傳來一陣折枝斷葉的聲音。
顧夕顏和丁執事面面相覷,兩個人非常有默契地收了聲,互相點點頭,各自散去。
顧夕顏剛走了幾步,就聽到一陣低低的求饒聲,聲音倉皇而悲切,好像在什麼地方聽到過。
她不由好奇地四處張望,發現就在不遠處的一片灌木叢中伸出了一雙白嫩的小腳來,它正朝著天空亂登。
顧夕顏猶豫了一下,快步朝角門走去。
誰知道是些什麼事呢?有時候裝不知道,大家見了面還留著三分qíng,面對面的坐實了話柄,只能bī著大家撕破了臉做決定……
回到屋裡,顧夕顏很快把這件事甩到了腦後,她躺在chuáng上細細地在腦海里整理著丁執事的那些話。
熙照王朝的第十一位君主楊濤今天四十四歲,是當朝皇太后方氏和先帝的獨生兒子,所以沒有任何異議地登基為了王。按照熙照王朝的規矩,後宮配有皇后1名,妃子4名,嬪6名,婕妤9名、寶林18名、美人36名、選待若gān名,可熙照的歷任君主中沒有一個將此名額填滿的,當今皇上也不例外。他有1名皇后李氏,是鳳國公的嫡女嫁過來的,2名妃子王氏和顧氏,顧氏就是顧朝容,王氏是皇太后方氏的親姨侄女;1名嬪連氏,是顧夕顏母親的堂妹,說起來還是顧夕顏的姨媽;1名美人吳氏,是皇上在當太子時的女官,江南湖州吳家的姑娘,還有幾名選待。在熙照的歷任君主中,不算是多,也不算是少的。他有五個兒子,三個女兒,還沒有定太子。其中大兒子是吳美人所生,二兒子和大女兒是康嬪連氏所生,三兒子、四兒子和二女兒都是賢妃王氏所生,皇貴妃顧氏沒有生育,最小的兒子和女兒都是皇后所生。五個兒子中老大、老二、老三都娶了王妃,老大生了3個兒子,老二生了1個兒子,老三生了5個兒子,四兒子去年和梁國公鄭鵬飛的女兒定了親,婚禮就定在明年的chūn天……
選妃?給誰選,皇主還是五皇子嗎?
顧夕顏思忖著。
那嫁給了皇帝的顧朝容又算什麼?怪不得說世上最齷齪的地方就是皇宮了……她不由得撇了撇嘴。
接下來的幾天,顧夕顏埋頭背那本《聲韻啟蒙》,她訂了倒計劃時間表,一定要在去崔寶儀那裡上課之前把這本書背會。
很快,顧夕顏過秋夕節的衣裳做來了,白色的裹胸,寶石藍色的高裙拽地石榴裙上整齊地散滿一朵朵的團花,團花上用金銀絲線勾勒出圖案繁雜的忍冬花、百合花、蓮花、石榴花和牡丹花,非常的漂亮。
端娘看著裙子卻嘆了一口氣,大家的臉色也都不好,沒有一個流露出平常女子見到新衣時的激動。
顧夕顏有點奇怪,把裙子拿在手裡左看右瞧了半天,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顧夕顏裝作偶然間地問起陪寢的墨jú,墨jú才忿然地告訴她:“秋夕節的衣裳是有講究的,未出閣的姑娘要穿百花不落地花式的裙子,告訴別人這位是姑娘家。姑娘這裙子不合規矩。”
顧夕顏問:“非常不合規矩嗎?”
墨jú猶豫:“也不全是。只有那些寒門祚戶的買不起新裙也會互相亂穿的……”說到這裡,她又覺得失言,趕忙轉移話題,“要不姑娘那天穿我們從舒州帶來的那件百花不落地的綃沙。”說著,埋頭在衣櫃裡把那條裙子拿了出來。
顧夕顏只覺得眼前一花,真是百花不落地啊,沒有一點fèng隙,沒有一片葉子,全是手工繡的大朵大朵的花朵,五彩繽紛,形態各異,像晚霞,像披帛,在幽幽的燈光下泛著絢麗的光華,顯現出一種奢華的美麗。墨jú神色愉悅地說:“小姐,我們就穿這一件吧!”
顧夕顏撫摸著裙上凹凸不平的繡紋,沉吟道:“把它收起來吧,就穿夫人給的那件。”
墨jú失聲道:“二姑娘……”
顧夕顏微笑著堅持:“就這樣了。”
墨jú神色黯淡地將裙子收了起來,回頭一看,顧夕顏眯著眼睛,好像睡著了似的。她輕輕地喊了一聲“二姑娘”,顧夕顏沒有動靜,墨jú輕手輕腳地走了出去。
顧夕顏聽到墨jú出去的腳步聲後微微地張開了眼睛,望著屋子裡那尊青花梅瓶發起呆來。
第二十一章盛京秋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