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去考場的時候,夏翊能感覺到很多同學都在或明或暗地看他,隨即和身邊的人竊竊私語。還有顯然不是他同專業的人過來,估計是看熱鬧的。最誇張的是一個什麼社會組織,幾個人一起來的,還帶著一個黑底白字的寫著「反對『潛規則』、校園陽光化」的橫幅。
夏翊視若無睹,表情非常鎮定,倒是叫看熱鬧的一些人大失所望。
反而是其他幾個同樣來考試的同學提出抗議,表示這種考場環境會造成心理壓力。
好在校方早考慮到這一點,很快搬進來一個單向隔離屏風——也就是屏風外面的能夠看到聽到裡面,裡面的感覺不到外面。
於是考試就這麼開始了。
這一門,是音樂與樂器,分為筆試與實踐兩部分。筆試考察音樂理論,從聽音到音樂知識不一而足,而實踐則是選擇一種樂器進行演奏,曲目自選,打分方式是由光腦評判曲目難度和技巧表現,然後由三位老師來對感情表達進行打分,最後加權。
夏翊拿著答題用的考試光腦,不疾不徐地一道道做。
他經歷了這麼多小世界,自然有一些是和音樂有關。當時為了完成任務,很是下過功夫,也培養出了出色的樂感。聽音辨識的部分對其他人是個坎,對他卻不算難。
至於樂理知識和音樂史自然更不在話下,他蜜月期間可都沒忘了好好複習。
他在這裡心無旁騖地做題,隔離出來的公開區域有兩個熟人正在那裡看著,一面交談著。
「希望阿亦不要有心理負擔啊。」
陶安銘眉頭輕鎖,仿佛比考生還緊張。
沈凱峰嗤笑了一聲:「就他的真實水平,緊不緊張又有多大差別?」
「你不要總是用過去的眼光看待他。既然阿亦敢於公開考試過程,我相信他的成績是自己考出來的。」
沈凱峰不屑一顧:
「這十有八九是學校扛不住輿論,為了挽回自己聲譽做出的決定。等著看吧,這次考試結果出來,只怕比起他之前四科要斷崖式下跌了。也就是安銘你好心,非要過來看。要我說,我們有這功夫去哪兒呆著不好?哪怕幫你準備一下你之後的考試。」
陶安銘嘆了口氣:
「我怕阿亦精神壓力太大,所以想過來看看。我自己的考試有把握,少準備一會兒也沒關係。」
——夏翊要是聽到這「感人肺腑」的發言,估計要笑死。
如果真有人考試精神壓力大,有熟人過來旁觀,心裡害怕出醜,只怕壓力得更大。
不知道陶安銘是為什麼覺得他——甚至還拉來了和夏翊一貫不對付的沈凱峰——來看夏翊考試,夏翊能好一點。